太后之所以现在对进忠纠缠不休,只不过是因为太后为了保护自家女儿,而站在了皇上的对立面。
前世也有嫁嫡公主这一幕,只不过是在未来几年后。
前世也是在璟瑟嫁去科尔沁,恒媞也成婚了,太后才消停下来,安心养老的。
所以,进忠让这件事提前,也好让太后提前歇一歇。
二是,替魏嬿婉铺路,讨富察琅嬅的一个人情。
原因是,进忠压根就没想让任何一个公主嫁到草原。
无论皇上他们讨论出让哪个公主去,进忠到最后也一定出来请战。
解决这件事情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同时剿灭两个部落,就可以完美解决了嫁不嫁公主这件事?
他相信,用不了多久,太后也会来找自己。
所以还不如借此向太后和皇后各讨一份人情。
三则是,他也可以借此光明正大的去剿灭准噶尔。
果不其然,同一天傍晚,进忠也同样被叫到了慈宁宫。
进忠再次踏入这里,心里还不由得发出了一丝感慨。
又是需要斗智斗勇的一天呢。
来到太后面前,恭敬行礼,“请太后娘娘安。
不知太后娘娘此次叫进忠前来所为何事?”
“哀家听说,皇上有意远嫁恒媞,可有其事?”
太后许是知道事情紧急,也不绕圈子,直接开口问进忠。
但她也没真的指望进忠会回答自己,毕竟通过上次的谈话,看来他目前对皇上还是忠心耿耿的。
果然在听到她的问话后,进忠依旧滴水不漏的回答。
“回太后娘娘,不知您从何听来的消息,作为奴才又怎么敢私自揣测圣意,恕进忠无可奉告。”
太后慢悠悠的喝了一口茶,她知道进忠这个人忠心到有点死心眼。
此次远嫁嫡公主一事,自己只要站在皇上的角度替他考虑,进忠这边应该会有松动。
自以为掌握进忠弱点的太后,开始分析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进忠,哀家知道你对皇上忠心耿耿,什么事都替他考虑。
所以哀家接下来这番话,希望你能好好的思考一下。”
果然,进忠一听事关皇上,语气也不再强硬,“太后娘娘,请说。”
“都知道咱们大清礼重蒙古,尤其是准噶尔与科尔沁。
能有这两个蒙古部落做后盾,肯定会是一大助力。
况且你也知道现在哀家与皇上是什么关系。
所以你就没想过,如果哀家的恒媞嫁往科尔沁。
到时就算是准噶尔被剿灭,胧月回京,可哀家手里还有科尔沁相助,还是能与皇上分庭抗礼。
而且不止如此,你就不怕,哀家到时会叮嘱恒媞多吹枕头风,让科尔沁给咱们的皇上多找点事做吗?”
随着太后越说,进忠的表情愈加沉重。
进忠并不懂这里的弯弯绕绕,但见太后说的如此真实,顿时,他的表情开始出现慌张。
但他还是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努力让自己摆出一副轻松的样子。
“所以呢?太后这是在威胁皇上,还是借着皇上威胁我一个奴才?”
见他那副样子,太后在心里想道: 果然还是太年轻了,再怎么强做镇定也还是这么容易被看出破绽。
眼看进忠已经听进去自己的话,太后继续说道:
“进忠,此次若你能说服皇上,将璟瑟嫁过去,情况便立马不同。
哀家的恒娖会回京,而皇上又得到了科尔沁的助力。
实话跟你交个底吧,哀家之所以与皇上作对,都是为了两个女儿做打算,怕的就是哪天皇上会与先皇一样,让恒媞和亲。
所以如果璟瑟嫁到科尔沁,恒娖与恒媞又在哀家身边,那么,哀家便别无所求。
从此以后安心当我的太后,好好养老,绝不在与皇上作对。如何?”
进忠一脸凝重的离开慈宁宫时,暗线早已先一步将二人的一番对话,传达给了弘历。
就连弘历都不得不感叹,太后所描述的一切真的非常诱人。
别说进忠这个一根筋,就连他都已经被说服。
就在这时,李玉来禀报,进忠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