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邵叶的朋友一直不太乐意和温淅淅说话,并且时不时斜眼看温淅淅且眼皮儿抽搐,但邵叶最后还是和温淅淅互相留了微信联系方式。 温淅淅对邵叶的印象很好,这是个说话得体、不傲慢的女孩子,而且对自己的人生也有比较明确的一个规划,总之是值得结交的女孩。 收摊回到家以后,温淅淅了解了一下苏薇所新开的“素未”公司,但网上这个公司的资料并不多,倒是有挺多关于创始人苏薇与徐一璐的介绍。 苏薇背景不详,但她担任经纪人带的第一个明星就是如今在影坛和歌坛都风头无量的钟止微,因为钟止微的火速走红,苏薇也成为了业内炙手可热的经纪人。但与公司的合约到期以后,苏薇并没有续约,而是选择了与合伙人徐一璐一起开自己的公司。 而徐一璐的背景就比较清晰了,她是国内最大的地产集团万腾地产老板的大女儿,因为自身对娱乐行业比较感兴趣,所以选择了开设一个艺人经纪公司,但据说她的雄心并不在于此,她想要做一个产业链,从艺人经纪到造星平台全权承包。 总的来说,因为有苏薇的人脉、带艺人的经验、对行业的了解,以及徐一璐的自带经济实力,“素未”的前景还是被比较看好的,由此可见,等到正式招收艺人的时候,竞争会非常激烈。 按照网络上的推测,“素未”招新人大概会是在四十天以后,也就是说,温淅淅只剩下四十天时间去变美和包装自己。 从“素未”官网上寥寥几句的介绍来看,“素未”想要打造的是偶像,偶像与纯粹的演员或者歌手有所不同,卖点并非他所出演的影视剧质量多高,或者唱的歌曲多好听,而是要有能够吸引人去喜欢他的魅力——一般是舞台上的唱跳实力以及公司营业出来的性格。 国内的偶像产业一直没有什么发展,唯一真正大红过的还是上个世纪的三人少男偶像团体,这与周边的两个偶像产业发展完全的国家并不相同。 因为产业现状如此,所以国内走偶像道路的明星最终都会往演员方向转型。 当然,现在的温淅淅对行业现状并没有太大兴趣,她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做偶像能赚多少钱。 偶像如果没有参演影视剧,重要的经济来源就是代言,一个知名度高的偶像代言一个品牌,一般能够获得几百万乃至千万的代言费——这和高价片酬比起来似乎不算什么,但代言并不需要像拍剧那样,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其实偶像来钱还是很快的。 温淅淅考虑了一下,觉得做偶像很划算。 所以要好好减肥、变白、变美,然后进入“素未”,为做一个赚钱的偶像而努力。 温淅淅查完相关资料,幽幽地看向贴在墙壁上的巨大变美计划——睡前再做几组瑜伽吧。 正从卫生间把洗完澡的香香抱出来的温行宜,一转头就看到了温淅淅幽幽看向墙壁的目光,于是决定明天要再委婉地劝劝姐姐,让她不要执迷不悟。 温淅淅的雄心壮志稳步进行中,而生活也同样还是要继续。 因为夜摊生意不错,能存下点小钱,温家姐弟决定拓展业务,以稳固和扩展客流量。 首先是要增加一个油炸锅,其次姐弟两决定买一个冰柜来存放可以售卖的饮料,并且姐弟两还准备采购一些桌椅——这是和其他摊位合作的。 如果有能坐的地方,那么几个分散的夜宵摊子,就能作为一个夜宵群体出现,对于稳固客流量有帮助。 一切采购完毕,当天晚上姐弟两把东西搬运过去,其他的摊主也帮了忙。 晚上夜宵高峰来临,学生们发现今天的夜宵摊位们有座位了,还有饮料可以买,看起来就像是个小夜市一样。 如此一来,就有更多的学生被吸引到北门外面吃东西,一波又一波,准备的凳子桌子都不够用。 夜市仿照计划成功,夜宵摊子们的客流量创下了新高。 温淅淅虽然同时操作了两个油炸锅,但因为买的人多,还是在摊位前围聚了好多学生。 等到最忙的高峰过去的时候,温淅淅只觉得腰酸背痛腿抽筋。 不过与辛苦成正比的是收入,这天晚上温家的小烧烤摊净利润额达到了近千元。 温行宜数着一铁盒子的硬币,又加了支付宝和微信上的那些进账,高兴得差点没直接蹦起来。 其他摊位的客流量也创造了新高。 原先除了烧烤摊老板娘,其他几个摊位并不太情愿出钱一起买桌椅的,但现在达到的效果好,几个摊位的老板都对温家姐弟夸赞不已。 “温家的两个,小小年纪就有主意,以后前途不得了的嘞。” “要是真把这地界的夜宵摊位做大,指不准我们能靠卖卖夜宵发财呢,还是年轻人有主意。” 温家姐弟都被夸得不好意思了。 累了一天后,温淅淅回家洗了澡,从浴室出来,万年没有消息的微信上显示了一条未读信息。 温淅淅打开信息,发现是邵叶发来的。 邵叶转了一个链接给温淅淅,是“素未”官方公众号的一个宣传推送。 宣传推送上写着,“素未”成立后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将在三日后举行,届时会开放会场,对“素未”有兴趣,想要了解一下公司的人可以参与招待会。 据说招待会上会宣布公司的具体发展方向,以及对艺人的培养方向,还会公布艺人招收的具体流程和招收日期。 推送文章红色标注了“艺人招收流程”几个字,文章下的评论纷纷表示看来素未的招收流程会很复杂和苛刻,公众号的小编只恢复了一个“调皮”的表情。 而文章的最后还提到,招待会现场邀请了神秘的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