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索良久后,对朱权说道:“十七弟,此事非同小可,我们需再派人核实。若消息属实,我们可不能错过此等良机,但也绝不能让济南成为我们的后顾之忧。”
“四哥,你这个我没话说,等你探明,黄花菜都凉了,李景隆已经被调回去了,听说建文帝要问责,千金买马骨,咱们买个死马骨,活生生的坑死李景隆?”朱权看着瞻前顾后的朱棣,他不否认严谨一点好,但是得分什么时候吧,现在是火烧眉毛的节骨眼。
“李景隆这小子啊。”朱棣也陷入了沉思,李景隆对他们真不错,所以就导致他们现在只有两条路,一是回援北京稳扎稳打,放弃李景隆,而是富贵险中求,围魏救赵。
朱棣微微皱起眉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问道朱权,“十七弟,此事确需慎重抉择。回援北京,虽能保后方安稳,但却可能错失眼前良机;围魏救赵,风险极大,但若成功,便能一举扭转局势。”
朱权沉吟片刻,说道:“四哥,如今局势紧迫,容不得我们过多犹豫。李景隆虽已失势,但朝廷随时可能再派新的将领前来。若我们此时不果断行动,恐日后更加艰难。”
朱棣缓缓点头:“十七弟所言极是。但围魏救赵之计,需详细谋划。若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两人再次陷入沉思,营帐中气氛凝重,过了许久,朱棣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坚毅之色,“十七弟,就依你所言,富贵险中求!我们即刻制定围魏救赵之策,务必确保万无一失。”这一夜,朱棣和朱权谈了什么没人知道,众人只知道翌日,朱权和朱棣点齐人马,放弃济南城,快速南下。
大军一路疾驰,马蹄声如雷,扬起阵阵烟尘,朱棣骑在战马上,神色冷峻,心中却思绪万千,朱权和朱棣俩人率领着骑兵先行,时不我待。
朱权紧跟在朱棣身旁,同样面色凝重,他们都明白,这一决定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也关乎着他们的未来,更关乎着宁王和燕王两脉。
“四哥,此番南下,我们必须速战速决。”朱权低声说道。
朱棣微微点头,“十七弟放心,我已有计较,我们先取关键之地,打乱朝廷部署,再寻机直逼京城。”
朱权此时却想起了道衍:“四哥,不如问问道衍,他也许有更好的办法呢,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此时的历史早已被朱权这只蝴蝶修改的不成样子,道衍来了之后琢磨了一下倒是觉得可行,只是说道:“殿下起事就是向天挣命,现在宁王更是站在殿下这里,殿下您在怕什么。”
朱棣一听,本就动摇的心此时坚定无比,“十七弟,你率领大宁卫和四哥一起去应天去看看,说真的,自从咱们哥俩那一次回应天府,我都快忘了应天是什么样子了,这一次,咱们把咱们失去的都夺回来。”
“好,这一次咱们兄弟俩人联手,且看看这应天府到底有什么好的。”朱权也是哈哈大笑,心中既有参与到历史的那种兴奋,也有男儿的热血。
朱棣与朱权率领着大军,士气高昂地朝着应天府进发,一路上,旌旗飘扬,铠甲闪耀,仿佛一道钢铁洪流席卷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