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包子都是薄皮馅大,毕竟米面是不可再生物资,肉类却是遍地都是。
像是肉羹,酱肉这些都卖的很便宜,至少比米饭面条便宜。
两人各自盛了三碗肉羹,切了四分之一鸟蛋,一斤酱肉。
薛大哥的手艺相当了得,肉羹的三种口味麻辣的,酱香的,原味的,都各有千秋。
姜颋见食堂后面就是锅炉房,问薛凤梁:“薛大哥,你这边有没有会烧竹炭的人?”
薛凤梁迷惑摇头:“竹炭我都没见过,等我给你打听打听,咋的了,你那煤不够用了?”
“不是,就是想烧一些备用。”
姜颋两人去孙老头那上课,薛凤梁就四处打听。
结果没有会烧竹炭的,只有会烧木炭的,老薛觉得都是一回事,就把人带过去见姜颋。
这个烧炭工是个半吊子,十六七的年纪,还是小的时候爷爷教他的手艺。
“呃……小姜,我只能先试试,我小时候学的是烧木炭,竹炭我也没尝试过。”
姜颋也觉得木炭竹炭都是炭,应该差不多,给了他二十枚一级无属性晶核做定金,又去空地放了一堆竹子,就没再管了。
兰亭,就是接活的半吊子烧炭工,找来两个一起从学校逃出来的小伙伴,研究起了烧竹炭这项伟大工程。
不少人闲来无事都跑来围观,少不了一起搭把手帮个忙。
没几天就搞出了成果。
一帮人看着水桶粗半人高的竹炭,都觉得这几个小子相当有前途。
姜颋攒够了十几吨竹炭,觉得特别踏实。
这东西冬天能烧火,夏天能防潮,又便宜又实用。
一个月的时间,兰亭从半吊子变成了老师傅,不少人都约好了数量不等的竹炭。
最大的客户就是陆河镇的锅炉房,煤早晚有用光的时候,但是竹子遍地都是。
兰亭小小年纪,已经桃李满天下,订单太多,他自己忙不过来,很多最开始帮忙的人都跟着他一起烧竹炭。
大冬天的,普通人出不去镇子,做点体力活,也是个不小的进项。
这天,老申带着一把精美绝伦的油纸伞过来,姜颋接过来打开,心脏嘭嘭直跳。
她感觉以后不会打这把伞了,这哪是伞,这是艺术品。
在姜颋看来,这种艺术品就应该挂在墙上,锁在防爆玻璃展示柜里。
要是真大雨天打出去,姜颋都得扇自己,这不糟蹋东西嘛!
姜颋握住老申的双手,墩了两下:“申大师!不用做的这么好!我不配!”
申大师:……啊?头回听到这么离谱的消息。
随后他想起来自己过来的目的:“小姜啊,之前咱们定的工期不是两个月嘛,我那时候也没想到,现在的竹子都这么硬。而且以前的竹子只要片开,使点劲也就片两半了,但是现在的竹子就不一样,有的竹筒中间,还有根实心的部分。这部分跟钢筋似的,怎么劈都劈不动,像这种的就只能一边片,一边把中间的芯剔出来,这不,工期就给拖住了。”
老申脸红红的:“这个月我就做了这一把。”
姜颋:“啊?这么费劲啊,那你要把竹子处理成啥样,我来切吧。”
老申就带着姜颋到他家,姜颋就看到门边上一堆卷了刃的劈竹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