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不行。
想不进步都难。
在各方运作之下,如花一般胡慧敏也就懵懵懂懂,半推半就被何燕来的肥胖身躯碾压了……
当然不是白白碾压,的安排工作,起点就是教育局。
随后又转文体局,然后到了交通局。
在何燕来登上沧阳一把手宝座后,胡慧敏到了县发改委。
在此期间,胡慧敏的姐夫余海富敏锐地发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于是索性辞掉小学老师的职位,出来成立建筑公司。
依靠着小姨妹胡慧敏这条缝,在短短几年时间,身价破亿。
在沧阳拥有了4家砂石场,几乎垄断了沧阳大搞建设的砂石供应市场。
沧阳要建一个教育园区,占地面积两千亩,里面包含县三幼、县二小、还有县五中,其中还有县综合体育馆等一系列工程。
县域发展,有一个古怪现象,和政府做生意老板先垫资,因为县一级政府没钱。
或者说,有钱也不拿。
整个教育园区超过十亿的项目,余海富要吃下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余海富这样的大老板手下又有十多个身价几千万的老板。
他从政府拿到大项目就化整为零,分给手下的老板们。
这些老板又开始垫资给余大老板干活。
而这千万级老板手下,又有那么几个几百万身价的小老板。
小老板手下就是包工头。
最终这些活都是包工头们再干。
政府一百块钱的工程,到了余大老板的手里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八十块。余大老板分给千万级老板们的时候就只剩下来六十块钱。千万级老板们分给百万级小老板的时候就只有五十块。
小老板带着办公头们就只能花四十块干完这些活,不然没利润了。
到时候,政府拿钱给余大老板,余大老板就拿钱给千万级的老板们,千万级的老板再给百万级小老板结算,百万级小老板再给包工头结算,包工头再给手下的弟兄发工资……
这个就是县城区域基建的循环模式,只要其中任何一环出问题,就会造成一大批人的遭殃。
县域经济的建设中,上亿的项目多半还会跳出来一个国企拦路。但本质是不变,只不过是国企想吃了一道,在一层层往下递。
这次的教育园区项目,里面是藏着大秘密。
两千亩的教育园区规划土地,最多拿出一千二百亩来修建教育园区,剩下的八百亩就是可操控的空间。
如此优渥的教育配套设施,这八百亩土地那就是抢手的香饽饽,完全可以拿出来一个富人居住区。
这次的情况是,整个教育园区的建设费用,将有余海富全额承担,政府不会给他结算一分钱。
而上面下来的修建资金却全部得从余海富的公司过账!
过完账后,钱都悉数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