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起来吧。”刘备说道,然后在蔡琰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陛下,今日早朝可还顺利?”蔡琰一边给刘备斟茶,一边问道。
“很顺利,仁贵北伐大胜,已经彻底剿灭了蒙古各部。”刘备笑着说道。
“那真是太好了!”蔡琰闻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是啊,这下北方边境可以安稳一段时间了。”刘备说道。
“陛下,您也累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蔡琰说道。
“嗯,你也早点休息。”刘备点了点头。
蔡琰带着刘禅离开后,刘备独自一人坐在甘露殿内,批阅奏折。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变数。
就在刘备以为一切都将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噩耗突然传来,打破了这平静祥和的氛围。
突然一名宦官,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陛下!陛下!不好了!”宦官的声音带着哭腔,显然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刘备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何事如此惊慌?”
“太……太傅……他……他……”宦官哽咽着,几乎说不出话来。
“志才怎么了?”刘备心中一紧,急忙问道。
“太傅……薨了!”宦官终于说出了这句话,声音中充满了悲痛。
“什么?!”刘备如遭雷击,手中的奏折滑落在地,整个人愣在了那里。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一旁的王忠被刘备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扶住他。
刘备回过神来,一把抓住宦官的衣领,厉声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志才怎么会突然薨逝?”
“回陛下,太傅今日在家中饮酒,突然……突然就倒地不起,太医署的人赶到时,已经……已经回天乏术了……”宦官颤抖着说道。
“不可能!这不可能!”刘备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猛地推开宦官,跌跌撞撞地向外跑去。
“陛下!”王忠大喊一声,连忙追了上去。
刘备一路狂奔,来到了戏志才的府邸。
只见府内一片缟素,哭声震天。
刘备冲进灵堂,只见戏志才静静地躺在棺椁之中,面容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志才!志才你醒醒啊!你不是说要辅佐朕,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吗?你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刘备扑倒在棺椁旁,痛哭失声。
刘禅此时已经跪在地上。早已是个泪人。
他虽然年纪尚小,但也知道戏志才是父皇最倚重的大臣,也是他最敬爱的老师。
“陛下,太子殿下,请节哀顺变。”一旁的华佗走上前来,轻声说道。
“华神医,你不是医术高明吗?你为什么救不了志才?你为什么不救他啊!”刘备一把抓住华佗的衣袖,声嘶力竭地喊道。
“陛下,太傅是急病发作,老朽……老朽实在是无能为力啊!”华佗老泪纵横,心中也是悲痛万分。
刘备颓然地松开了手,瘫坐在地上,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
“父皇,您别这样,您还有儿臣,还有大汉的千千万万百姓啊!”刘禅哭着说道。
刘备缓缓地抬起头,看着刘禅泪流满面的小脸,心中一阵绞痛。
他起身看着戏志才的遗体,眼中充满了悲伤和自责。
他知道,戏志才的死,与他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
戏志才嗜酒如命,这是朝中人尽皆知的事情。
刘备也曾多次劝诫,但戏志才总是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为由,继续我行我素。
刘备一直以为,戏志才虽然嗜酒,但身体还算硬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碍。
却没想到,这一疏忽,竟然让他永远地失去了这位挚友和良臣。
“志才,是朕害了你啊!”刘备喃喃自语,泪水再次夺眶而出。
他想起了前世的记忆,戏志才也是因为嗜酒早亡。
这一世,他本以为自己可以改变这一切,却没想到,最终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陛下,太傅虽然去了,但他一定会保佑大汉,保佑陛下的。”赶来的郭嘉走上前来,轻声说道。
刘备转头看向郭嘉,只见他眼中也充满了悲伤,但更多的是坚定。
“奉孝,你……”刘备欲言又止。
“陛下!”郭嘉说道:“人死不能复生,请陛下节哀。”
刘备看着郭嘉坚定的眼神,心中稍感安慰。
随后,刘备下旨,以国礼厚葬戏志才,追封其为忠侯,谥号文忠,并命人在其墓前立碑,以表彰其功绩。
戏志才的死,让刘备悲痛万分,也让他更加珍惜身边的人。
他下令,严禁朝中大臣经常酗酒,违者严惩不贷。
同时,他也更加注重养生,希望能够陪伴大汉走得更远。
而刘禅,在经历了这场变故之后,也变得更加成熟懂事。
他知道,父皇肩上的担子很重,他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将来才能更好地辅佐父皇,治理大汉。
大汉在刘备的带领下,继续朝着繁荣昌盛的方向发展。
虽然失去了一位良臣,但大汉的人才储备依然充足,足以应对各种挑战。
而刘备,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带领大汉,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只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他还是会想起戏志才,想起这位曾经与他并肩作战,共创大业的挚友。
“志才,你在那边还好吗?大汉一切安好,你也可以放心了。只是,朕真的很想你啊……”
刘备望着窗外的明月,轻声呢喃,眼中充满了思念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