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人知道范围以后,有一个人拿出昨天李婉宁给的图,开始指挥大家干活。
如果李婉宁在的话,肯定能认出来,这里面有很多都跟着帮她家收过粮食,还有一部分是生面孔,但看着就是孔武有力的那种。
李婉宁家的厂房盖的特别快,没两天,就有人来叫李婉宁:“李夫人,厂房要顶了,现在只剩下内部的那些东西,需要您帮忙看着点儿。”
“好的,多谢各位了。”李婉宁带着杜若跟着他们去了现场。
里面的这部分,也算是工艺了吧,好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工艺。
都是做惯了活的,李婉宁将图纸给他们细细讲了一遍,大家马上开始动作,刚开始可能怕做错,进度有些慢,但其实这个也没什么太多的东西,就是一堆排列组合的灶台,核心技术并不难。
虽则如此,李婉宁也怕他们做错了再返工麻烦,所以还是在里面待了一天,灶台也就搞定了。
李婉宁他们在里面垒灶台的时候,其他的人还很贴心,顺便在旁边建了一个茅厕,这个在图上是没有的。李婉宁都想好好夸奖一下那个人,想的比她还全面。
至此,厂房已经全部建成,包括门,他们细心的给李婉宁做了一个木栅栏门。
现在灶台已经砌好了,需要些锅灶,李婉宁又仔细量了量尺寸,去了铁匠铺。
“老板,我需要定制几块长条形的铁板,厚度和锅的厚度一样。”说着将尺寸报给了老板。
为了让方便面能快点熟,而且受热均匀,李婉宁打算直接用平的铁板代替传统的尖底锅,这是她画图的时候想出来的,也是这个工厂的最大特点之一。
当然,传统的大锅也买了几口,用来煮面用的。
还买了一把锁,以后工厂里面不是面粉就是方便面,大批量的粮食放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所以锁还是要一把的。
不仅如此,恐怕以后还是要雇一个人住在里面守夜,刚好上次捡了两只小狗,顺便放一只小狗在那儿还可以通风报信呢。
看来,有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除此之外,李婉宁又去木匠铺订了好些案板和货架,货架有固定式的,也有活动式的,将来面饼做好以后,少不得要放在外面晒晒太阳,通通风什么的,所以这个需求量也不小。
就这么一趟,花出去有四五两银子,李婉宁暗自庆幸,幸好盖房的人和物都是镇长出的,不然就她兜里的钱,估计想搭个茅草屋都费劲。
等到这些订做的东西拿回来以后,就可以开工了。
虽然现在实验数字还没有确定下来,但李婉宁决定就做她觉得保质期会更长的,也就是吃的时候自己现撒调料的那种。
趁着这个时间,又清点了一下自家的粮食,也不够五千斤了,需要再和村里人换一些,或者买一些,实在不够的,就要去镇上花高价了。
还有员工,得早点定下来,看来,还得早点去找一趟村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