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出身的人,对这股味道不陌生。
检查官差伸手在里面一顿掏,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全部是蓑衣?这么多?”
推车的文成剑,一脸憨厚,抬头回答:“回大人,还有草鞋,小子家人多,刚刚在那边买的,果真如大人所说量大从优。”
有位黑瘦官差胳膊肘捅咕了一下旁边的人,检查官差假意咳嗽一番,顺手盖上箱子,手一挥,“走吧”。
文成剑推着板车,文雯跟在旁边,往城门外走去。
身后传来几个官差的细小嬉笑声。
“唉,你们说,前头那个拉一堆破木板,后头这个买一堆蓑衣草鞋,这一家子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
“说的就是,流放路上拉木板,还不够让人笑话的。”
“后头那个更甚,一箱子蓑衣,当饭吃呢,用不上多费钱。”
“咦,你还挺操心,管他用不用得上,买就对了。”
“这钱在这里花得对,买了咱才有回扣。”
“嘿嘿,这话没毛病。”
“唉,天有不测风云,都少说两句吧。”
文雯对这些话,也是当耳旁风。
流放路上几句糟心话算什么,风一吹就散,无需理会。
文家是最后一家接受盘查的,一家人刚在城墙根下站定。
身后不远的衙役又敲起了他那心爱的破锣。
“铛、铛、铛......”
响亮的锣声瞬间在城门口上空回荡。
等候的犯人们听见锣声,一刹那全部安静下来。
文雯距离衙役最近,耳朵被锣声强行灌入,霎时,脑袋一阵晕乎。
不过,这晕乎也只是最开始一瞬间而已。
文雯近距离感受着所有犯人的瞬间安静,内心不禁唏嘘。
这才七八天,刚过第一个镇,所有犯人对这锣声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闻锣声立马安静。
可见习惯多么可怕。
往后的路上,这锣声会伴随他们长达几个月,届时没准习惯就会变成依赖。
文雯都害怕,到了漠北之后,她估计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忘记这破锣声音。
一时之间,她忍不住脑海里想些有的没的。
不过,没等她想太久,衙役就进入了正题。
“有件事需要跟大家讲清楚,大家听好了。
前日进城时路上有伤亡,夜里还有失火事故,朱大人在雁塔镇跟上峰提出请求,请求剩下的路程准许卸下枷锁,脚链,原本上峰是不同意的,但是咱们朱大人慈悲心肠,不想路上再有闪失,苦苦哀求,上峰才同意此事。
但是。
路上一旦发现有逃跑迹象,就地斩杀,都给我听清楚了,别给爷路上找麻烦。”
一听说可以卸下枷锁,犯人们反倒愣了一下,有点反应不过来。
但是,总有一些人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