郿县是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起家的地方,经过四百多年的经营。
郿县被他们打造的如同铁桶一般,滴水不漏。
就连始皇任命的郿县县令,都得看他们三家的脸色行事。
“卯时出村,一路浩浩荡荡往县城走。”
“午时进城,在县衙门口集结。”
“记住了,动静能闹多大,就闹多大......”白家主事之人吩咐道。
一番商议之后,交农之事定下。
孟西白三族派人通知各个村落,明日一早,带上农具,出村交农。
整个梅县的百姓,都多多少少和孟西白三族有些关系。
要不,就是孟西白三族的亲戚,旁系中的旁系。
要不,就世代都是孟西白三族的佃户。
总而言之,在郿县百姓的潜意识里,就认为他们听孟西白三族的命令,就是理所应当的。
很快,命令传达到了各村各户。
一时间,各家各户也都议论了起来。
“好不容易过了几天安生日子,怎么要交农啊!”
“朝廷也未曾下达什么苛令,为何要交农?”
“爹,要不,明天咱们别去了!”
“就是,家里的孩子能上学,可全靠朝廷。咱们怎么能和朝廷唱反调啊!”
......
......
一户人家当中,年轻的小伙子们,纷纷出言相劝。
然而,坐在主位上的老头,使劲用筷子砸着桌子,发出“砰砰”的声音。
“放屁!”
“咱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白家的佃户,主家的命令,怎么能够违背。”
“不去?”
“大家都去,咱们明日不去,以后还怎么在村里做人?”老头怒冲冲的呵斥道。
被父亲呵斥一番,两个儿子埋头吃饭,不敢再多说什么。
这样的场景,不止在这一家出现。
在不少家庭当中,都出现了类似的争吵。
大秦的年轻人,他们实打实的感受到,大秦飞速发展带来的好处。
因此,在这些年轻人的心中,朝廷的利益,是大于主家的。
但是,那些为孟西白三族效力了一辈子的老人,却是十分的固执。
在他们心中,孟西白三族是主家,他们就得听从主家的命令。
大秦是很讲究孝道的,这家里当家做主的,往往就是固执的老头。
各家各户当儿子的,尽管自己很不情愿,在自己老爹的要求之下,也只能参与教农。
不过,这些年轻人心里也有盘算。
他们出力不出工,跟着摸鱼就得了。
真遇到什么意外,撒开脚丫子就跑。
与此同时。
就在孟西白三族将交农的命令下达之时,李由已经率领三万将士,赶到了郿县。
到了郿县之后,李由并没有进城,也没有去见郿县县令。
而是,找了一个山洼洼里,就地驻扎。
李由很聪明,他知道,郿县是孟西白三族的地盘。
他要是现在进城,去找郿县县令,很容易就走漏消息。
一旦消息走漏,孟西白三族难免会改变计划。
他率军藏在山里,就是要打孟西白三族一个措手不及。
交农?
李由让他们出不了村,倒要看看,他们怎么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