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过三:迷信谶纬】
【东汉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做了半辈子皇帝的光武帝刘秀收到了手下名臣、议郎桓谭上的一封奏折】
【是批判刘秀笃信谶纬的劝谏奏折。】
【原来,当时光武帝刘秀正迷信谶记,多以它来决定疑难、乃至国家大事。】
【比如当年东汉初建要议选三公,其中大司空一职主管监察与营造,位高权重,可刘秀却任命了幽州六将中最不起眼的野王令王梁。】
【只因谶纬书《赤伏符》上说“王梁主卫作玄武”——王梁时任野王县令,野王县是卫元君从濮阳迁来之地,玄武则是水神之名,司空是水土之官——看来,上天早有明示,刘秀不啰嗦,立刻拜王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
{啊,这么不讲道理的吗?}
{算命的说我黄袍加身,可惜我晚生了几千年!不然的话,我光武大哥说不定....}
{说不定诛你九族,然后在给你挫骨扬灰,你小子什么都敢想啊?刘秀再傻还能信算命的说你能当皇帝?(无语)}
{说不定什么?我在东汉送外卖?}
{哈哈哈哈哈。}
天幕还在继续。
天幕上刘秀刚开始还只是相信,后面开始变得变本加厉。
甚至国家大事都要先算一算。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皇帝都这么喜欢,官家子弟自然不能不学。】
【是东汉一朝谶纬大兴,各大学派都致力于钻研图谶,从而将儒学进一步宗教化、神学化。】
【乃至与谶纬性质相似的天文历算之学、风角遁甲之术也堂而皇之的走上朝堂,参与议政、决策。】
【使得东汉政治舞台充满了神学的迷雾。】
{好家伙,这怕不会是老刘家的传统吧?(瘫软在地)}
{哈哈哈哈,老刘家什么传统?好男风吗?(狗头)}
{上一个汉文帝刘恒也信这个?啊,不对,他只是问了一下,并且在大事上占卜倒也说不上,只是这个太过于影象了吧?}
{任用官吏和国家大事迷信谶纬,实在有点不好,还引起朝堂上风气,实在是过失。}
{商末就有的事情。}
{你们以为刘秀是迷信谶纬,其实他是在向大陨石术祈祷。}
{大魔导师怎么能不上缴贡献呢?}
{其实,谶语确实就那么准,二凤时期关于“女主昌”的谶语我就问你们一句准不准。}
{想一下现在有个成语叫做:一语成谶。}
{简单来说就是古代官方的儒家神学。}
{刘歆谶语成就了刘秀的帝位,自己却落得人死道消。}
{确实不妥,但是站在古人的角度去看,他们并不像我们现在一样能够全面的认识世界,他们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不好说。}
东汉·光武年间
刘秀眉头紧皱。
高祖因谶语而称帝,自己也是因为谶语而当上了皇帝。
此言自当是前置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为何成为了过失?
后世之人难道看不到而今朝堂之上,大汉之内全是此言此语?
又怎么会成为过失?
刘秀不懂,况且野王令王梁经过自己提拔后却也有能力。
这一切无不说明谶语没有错啊。
刘秀懵了,而且这后世之人太无力了。
什么叫全面的认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