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微微点头,补充道:“孔明所言极是。当下还需派遣精明强干的细作,深入曹魏境内,打探其内部的真实情况,洞悉曹丕的应对之策,如此这般,我军方能有的放矢,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作战计划。”
张飞听了众人的一番言论,挠了挠头,略显不耐烦地说道:“哎呀,你们这也担心,那也忧虑,莫不是要眼睁睁地错失这大好良机?俺们蜀汉的将士可从不惧怕那些曹贼!”
刘备抬手示意张飞噤声,目光深邃地说道:“诸位所言,吾皆铭记于心。北伐大业,不可急于求成,需从长计议,确保万无一失。吾决定先派使者前往东吴,稳住孙权,探听其虚实;同时传令洛川在荆州整军备战,加固城防,囤积粮草,然暂且按兵不动。在汉中,命魏延加强军事训练,储备军需物资,静候时机。待吾等将各方情形摸清摸透,再做定夺。”
众人纷纷颔首,表示赞同刘备的决策。于是,刘备迅速行动起来,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事宜,蜀汉上下一时间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一场关乎三国命运的大战,仿佛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
孙权闻听曹操病故、曹丕继位的消息,心中亦是波澜起伏。他深知这是三国局势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机遇与危机恰似双生子,相伴相生。于是,他立即召集陆逊和朱然两位得力干将前来商议应对之策。
孙权在议事厅中徘徊踱步,神色凝重地说道:“曹操已驾鹤西去,曹丕新立,曹魏内部定然动荡不安。如今刘备在蜀汉跃跃欲试,我东吴又岂能坐失良机?孤有意借此机会进攻合肥,一来可为东吴开疆拓土,二来能在这新的三国局势中抢占先机,二位将军意下如何?”
陆逊微微皱眉,沉思良久后说道:“主公,此举虽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风险亦是颇高。曹操虽已离世,然曹丕绝非无能之辈,其必然对各方势力有所防备。合肥乃曹魏的军事重镇,城防坚固异常,且曹军在周边屯驻的兵力众多。我军倘若贸然进攻,恐难以轻易攻克,一旦战事陷入胶着状态,我军将陷入被动挨打之境,而且需谨防刘备与曹丕暗中勾结,对我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朱然亦点头称是,附和道:“陆将军所言甚是。当下我军应以观望局势为主,密切关注蜀汉与曹魏的一举一动。刘备此前已有北伐之意,若其与曹丕开战,双方必定两败俱伤,到那时我军再出兵合肥,或许能够坐收渔翁之利。再者,我军当务之急是加强自身防御,以防备刘备或曹丕的突然袭击。”
孙权听后,停下脚步,缓缓坐于榻上,手抚胡须,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良久,他缓缓开口道:“二位将军所言有理有据,但孤实在不愿错失这大好时机。可先派遣细作前往合肥及曹魏境内,探听其兵力部署与虚实状况,同时在濡须口等地增兵设防,做好两手准备。若有合适的战机出现,便即刻挥师进攻合肥;若局势混沌不明,则依二位将军所言,暂且按兵不动,静候时机。”
陆逊和朱然对视一眼,皆点头认可。随后,孙权便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务,一方面加强与蜀汉的外交联络,派使者前往刘备处,表面上维持联盟的友好姿态,实则暗中探听其北伐的真实意图与筹备情况;另一方面积极筹备军事力量,囤积粮草物资,整训水军陆军,枕戈待旦,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数。
恰在此时,刘备的使者已然抵达东吴。孙权在接见使者时,言辞之间虚与委蛇,丝毫未透露自己对合肥的觊觎之心,只是表态愿与蜀汉继续保持联盟,共同应对曹魏的威胁,同时旁敲侧击地打听蜀汉的军事计划与兵力部署,试图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探寻出东吴的最佳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