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坐在书房中,面前堆满了剧本和曲谱。
他紧锁眉头,手中的笔重重地在纸上划过,留下几道凌乱的墨痕。
昨夜蓝婉的支持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可眼前的困境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试图将现代的戏剧理念融入到这个时代的戏曲中,又想保留老曲目的韵味。
让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文化底蕴。
然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元素,如同水火一般,难以融合。
“不对,不对,还是不对……”
贾环低声喃喃着,将手中的剧本揉成一团,扔在地上。
他已经连续几日几夜没有好好休息了,眼睛里布满了血丝,脸色也显得有些苍白。
张戏班主来访,看着贾环焦躁不安的样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他捋了捋胡须,阴阳怪气地说道:“环二爷,这戏曲改革可不是儿戏。”
“老朽早就说过,这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哪能随便改动?”
“依老朽看,您还是趁早放弃吧,免得费力不讨好。”
贾环抬起头,锐利的目光如同两把利剑,直刺张戏班主。
他知道这张老家伙一直对自己心怀不满,总想着看自己出丑。
“张班主,你不用在这里冷嘲热讽。我贾环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张戏班主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哼,那就拭目以待吧。老朽倒要看看,环二爷您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说完,他便拂袖而去,留下贾环独自一人面对着眼前的难题。
贾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知道,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他必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让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人彻底闭嘴。
然而,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
就在贾环苦思冥想之际,平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焦虑。
“二爷,不好了!”
“什么事如此慌张?”贾环皱着眉头问道。
“戏班子的开销越来越大,再加上要购置新的行头和道具,账上的银子已经快要见底了。”
平儿焦急地说道,“如果再不想办法,恐怕……恐怕这戏改就要进行不下去了!”
贾环的心头一沉。
他知道,钱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尤其是在这种关键时刻,资金链一旦断裂,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我知道了。”贾环点了点头,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你先稳住局面,我来想办法。”
平儿叹了口气,无奈地退了出去。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贾环为资金问题焦头烂额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
柳先生,作为梨香院的台柱子,听闻贾环要进行戏曲改革,坚决表示反对,并且拒绝参与排练。
柳先生是戏曲界的老前辈,唱功了得,深受观众喜爱。
他的反对,无疑给贾环的戏改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环二爷,不是我说您,这戏改之事,实在太过冒险。”柳先生捋着胡须,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唱了那么多年的戏,深知这戏曲的规矩。您这样胡乱改动,恐怕只会适得其反,毁了梨香院的名声。”
“柳先生,我并非胡乱改动,而是想让戏曲更加贴近生活,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贾环耐心地解释道,“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戏曲焕发新的生命力。”
“创新?哼,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柳先生不屑地说道,“老朽劝您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免得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不仅如此,柳先生还私下串联其他演员,劝说他们不要配合贾环的戏改。
在他的煽动下,不少演员都开始动摇,对贾环的改革产生了怀疑。
内忧外患,四面楚歌。
贾环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他的戏改之路,恐怕就要走到尽头了。
就在贾环一筹莫展之际,蓝婉走了进来。
她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温柔地递给贾环。
“相公,喝点汤暖暖身子吧。”
贾环接过汤,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看着蓝婉温柔的笑容,感到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婉儿,谢谢你。”
蓝婉坐在贾环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
“相公,我知道你最近压力很大。但是”
“可是……”贾环叹了口气,将自己遇到的问题一一告诉了蓝婉。
蓝婉听后,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担忧,反而笑着说道:
“相公,这些问题,其实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戏曲改革,确实需要资金的支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筹集资金。”
“比如,举办义演,或者出售一些戏曲相关的周边产品。”
“义演?周边产品?”贾环眼前一亮,仿佛看到了希望。
蓝婉继续说道:“还有,柳先生之所以反对戏改,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声誉受到影响。”
“我们可以向他保证,无论戏改是否成功,都不会影响他在梨香院的地位。”
“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他参与到戏改的过程中来,让他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贾环听了蓝婉的话,茅塞顿开。
他紧紧地抱住蓝婉,激动地说道:“婉儿,你真是我的贤内助!有你在我身边,我感觉充满了力量!”
蓝婉温柔地抚摸着贾环的头发,轻声说道:“相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一直陪在你身边,支持你,鼓励你。”
蓝婉的支持,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着贾环的心房。
他感到自己充满了力量,决心一定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将戏改进行到底!
虽然蓝婉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戏曲的编撰仍然让贾环一筹莫展,毫无头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