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钱了?杨康想到玻璃,玻璃和琉璃的简化版,都是硅酸盐的产物。大金和大宋琉璃的生产已经非常成熟了,可是玻璃却一直没有弄出来。这里面原因在于工匠们喜欢在烧琉璃的时候加入各种乱七八糟的物质。所以没有烧出透明的玻璃。
杨康决定把东京留守府的琉璃工坊也接手过来。完颜洪烈很高兴,留守府的琉璃工坊一直都是赔钱货。
“康儿,为父王支持你的决定。若你能将这工坊起死回生,那自是再好不过。”完颜洪烈拍着杨康的肩膀说道。
杨康眼神坚定,回应道:“父王放心,孩儿定当全力以赴,找出这工坊赔钱的症结所在,让它为我们带来收益。”
说干就干,杨康立马着手调查琉璃工坊的经营状况。他发现,工坊的工匠们技艺参差不齐,管理混乱,原料采购也存在诸多问题。
于是,杨康先从整顿工匠队伍开始,聘请了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对工匠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艺水平。同时,他重新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生产流程。在原料采购方面,亲自与供应商谈判,确保质优价廉。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琉璃工坊逐渐有了起色。新生产出的琉璃制品工艺精湛,品质上乘,受到了市场关注
杨康在琉璃工坊内成立一个玻璃工坊,生产玻璃和玻璃镜。玻璃镜绝对是一个跨越时代产物,是获取巨额财富的密码。
这一举措起初便引发了轩然大波,众人对这新奇事物满怀好奇与期许。杨康亲自从各地网罗能工巧匠,斥巨资投入研发并改进生产工艺。
即使是有系统提供的指导书,还是历经无数次的摸索与挫败,他们终于成功烧制出质地纯净、透明度上佳的玻璃。而玻璃镜的制作更是颇费周折,从模具的构思到镀银的技法,每一环节都力求尽善尽美。
当首批玻璃和玻璃镜亮相于世,其精美绝伦的品质瞬间吸引了众多达官显贵的关注。
玻璃镜一经推出,便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取代了铜镜,在市场上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购买狂潮,可谓是大卖天下。
玻璃镜那清晰无比的成像效果,光滑平整的镜面,以及新颖独特的外观设计,让人们对其爱不释手。
不仅是当地的百姓和富贵人家争相抢购,就连遥远的宋国也有嗅觉敏锐的商人不远千里前来收购。
这些宋国商人深知玻璃镜在本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带着丰厚的资金和满满的诚意,期望能与杨康达成长期的合作。
而杨康凭借着玻璃工坊的这一杰作,赚得盆满钵满。一车车装满玻璃镜的货物从工坊出发,运往各地,换回的是一箱箱沉甸甸的金银财宝。他不仅收获了巨额的财富,还在商业领域树立了极高的声誉,成为了众人羡慕和称赞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