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的空地“叮叮当当”的盖着“模拟考场”。
一排四间小考棚,每一间都有一处少了砖瓦的地方,呼扇呼扇的漏风。
几个工匠就是几年前给蒋家盖考棚的那几个,几人真没想到,时隔三年,竟然还能接这活儿。
一听来人说是蒋家的管家,几人瞬间觉得合理了。
三年前就是这个蒋家的活儿,当初盖了几间来着?三间吧?
今年这是要盖四间,哎呀呀,这个蒋家不得了啊,看来又要出几位举人老爷了。
“老大,齐活儿了!”
“好嘞,收拾家伙什儿,跟东家交差!”
都是做过一次的熟手了,区区几间考棚只用了一个上午。
接下来几天依旧是自然晾干,没有什么潮气的时候就能用了。
“李山,给各位师傅把工钱和材料钱都结了。”
蒋小七验收过后,给四间考棚标了号码。
甲、乙、丙、丁号考棚,至于怎么分配,到时候和族兄们一起抽签决定。
不过几间考棚的情况差不多少,不过是漏的位置不同罢了。
过了三四日,考棚彻底阴干,可以投入使用了。
蒋小七将族兄们召集而来,众人站在四间考棚前面面相觑。
蒋小七拿出准备好的签筒说道:“诸位兄长,今日咱们就靠抽签决定各自考棚。”
族兄们纷纷点头:嗯。嗯?抽签?抽什么签?
决定考棚?不是真的要住进这小茅草屋吧?明斐是认真的吗?
几人都没有进过乡试的考场,所知的一些考场信息都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
族中考中举人、进士的长辈们也曾说过考场内条件艰苦,有时候考棚都是破败的。
可,有这么破败吗?这要是下一场雨,怕是要直接在考棚内和泥吧?
“额,明斐,真的要在这,漏室中待满九天吗?”
蒋林本想说“陋室”,可随意看了一眼考棚就看到了好几处漏洞,觉得称其为“漏室”更为恰当。
“嗯,当初祖父、父亲还有大姐夫三人就是这样,在乡试之前进行了一次模拟考。
后来他们三人乡试都得中了,后来次年会试的时候倒是没有再如此,不过几人都有了曾经的底子,会试也都考过了。”
后面的事情几位族兄都知道的,他们在殿试中都中了进士。
这才有了之前咱们举族回濮阳老家修宗祠、立进士牌坊的事啊。
蒋小七娓娓道来,这些都不是杜撰,毕竟在场的几人都姓蒋,全都是蒋氏一族这一辈中最出色的子弟。
“好了,明斐,你不用说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点苦,叔祖父、堂叔他们吃得,我们自然也吃得。”
蒋林第一个表态。
“没错,我们几个还比他们年轻力壮些,同样的事情做起来想必更容易。”
蒋宴也跟着道。
“行吧行吧,都是姓蒋的,怎么就他们行咱们不行?来来来,抽签抽签!”
蒋昊已经伸出了手,直接在签筒中拿了一根签。
“是乙号考棚,我先进去了,你们继续。”
抽签完毕后,大家进入各自考棚查看,自有文管家带着一众下人装扮成考场差役的样子,发试卷。
文房四宝、吃用的干粮和被褥、恭桶等物都已被安置在考棚中,省去了进场搜身这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