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这个人造细胞器不可与正常细胞原有功能相重复,否则有可能会导致人类基因往依赖于它的方向上进化,从而使得人类成为“另类的线粒体”。
那么,这便是本篇论文所要论述的重点——人造细胞壁。(导师:原来你还知道你写的是毕业设计啊。)
细胞壁作为植物和微生物所特有的细胞结构,具有良好生存优势。
甚至我怀疑它们为何没有像动物那样进化出神经单位,就是因为他们将有限的“进化点”用到了细胞壁身上。(导师:你是不是小说看多了,还进化点,这段要改。)
但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智慧打造出一幅属于我们自己的细胞壁。(导师: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是吧?谁教你这么写的?)
材料暂定为生物金属,具有良好防护性的同时,还具有延展性和抗排异性。
结构是大体是仿照金刚石的正四面体的结构模型,较为复杂的细胞可以用成正八面体或者二十四面体过渡。
它们的每个面都是三角形,都具有稳定的结构。
分子间的链接交由金属本身就具有的表面原子活性。
也就是说这个细胞器具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像线粒体那样处于细胞内但不参与细胞活动中。
另一种形态是游离到细胞膜外展开延伸为细胞壁。
仅仅是其变化过程需要消耗能量但维持其结构并不需要。
但考虑到人体高逾四十万亿的细胞量,人脑恐怕无法胜任这个“临时工作量”。
所以需要可植入式个人智脑终端,最好是便携式量子态计算机。(导师:量子态计算机?你把学校卖了都不够买的,你个本科生整什么研究生的活?)
这样,凭借上万亿年的“种族底蕴”以及上万年的“科技底蕴”,人类可以变得无坚不摧。
假以时日,肉身探索宇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导师:很难相信这个狗屁不通的东西我居然看完了。
等等,我记得你是医学专业的吧?
你这个玩意要是真弄出来了,再搭载几个模块,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医生都得丢掉饭碗。
还有百分之二十不到,是心理医生。
真要给你过来,其他学生都是想让我在教育界颜面扫地,你是想让我在学术界无地自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