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教授自从读过周硕的诗之后,本来对“天才高中生”之类的词本来就很敏感,一听到是高考,下意识的他就联想到了周硕。
“我可能知道这两篇诗文是谁写的。”刘教授说,“如果是芜城的话,应该是芜湖一中高三(七)班的周硕。”
???
其他的教授都睁了大眼睛看着他,他们不理解为什么刘教授能够直接说出这个考生的学校和班级,甚至是名字。
难道这位刘教授,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出了大家心里的疑问:“何以知之?”
刘教授回答:“我去年在《诗刊》上读过他的诗,上面有他的学校,这个周硕今年刚好读高三。”
“《诗刊》上有一首词写的非常豪迈,单以豪放气概而言,这首词甚至能与苏轼和辛弃疾两位比肩。”
“所以我就想着,会不会和这个写《滕王阁序》的是同一个人?一个小小的芜湖,还不至于同时出现两个这样的天纵奇才。”
另一位教授也道:“对对对!我也有印象,去年《诗刊》确实刊登了一个高三学生的作品,我当时还感慨这个学生天才来着。”
大家听他们两个这么一说,心里基本上都有数了。
不出意外的话,这就是同一个人了。
这世界上的天才,哪有这么多?
许多教授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喜形于色。
很多时候,抢人才打得就是一个信息差。
如果他们能够提前知道这个学生的信息,就能提前和这个学生谈好条件。
等华清那边反应过来,他们连合同都签好了。
就算华清再有钱,就算华清能给出更好的条件,他们也只能望“人”兴叹,无能狂怒。
一想到到时候华清那边得知这件事情的表情,大家就觉得爽翻了。
至于华清之外的学校——
抱歉,他们还不放在眼里。
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问:“你说的那首词,能背得下来吗?”
刘教授回答:“可以。”
虽然这首词不短,但刘教授很喜欢它,多次读诵,早就倒背如流了。
于是刘教授就在这个办公室给教授们背诵了这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文学院的其他教授们,听完这首词,不由得心潮澎湃。
这首词与前面的《滕王阁序》相比,又是不同的风格。
这种豪迈之气,和目空一切的少年轻狂,让他们想到了李白,想到了苏轼和辛弃疾。
天才横溢,豪迈狂放!
“好好好!”那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忍不住鼓起掌来,“即便苏辛再生,李白在世,这位高中生也能与之一较长短!”
等老教授说完,院长也说:“这样看的话,大概就是同一个人了。既然这样,我马上安排招生办的人去芜城,一旦核实这位高中生的身份,就把他招到我们系来。”
“大家觉得,给什么条件好呢?”
一位教授说:“奖学金肯定是要给的。”
另一位教授说:“学费肯定是要免的。”
再一位教授说:“肯定是要本硕连读的。”
又一位教授说:“这样的良才美玉,只要用心雕琢,本硕博连读都够了。等他毕业,就让他留校,过几年,就给他评个教授。”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说:“老头子我很久都没有带过学生了,见到这样的良才美玉,不免心痒难耐,忍不住想要再收一个关门弟子。”
其他教授刷刷的看向他,这位可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如果能被他收为关门弟子,那这个高中生至少可以少走三十年弯路。
刘教授暗骂一声,这老登真是不要脸,想借徒弟邀名就直说,还假惺惺说什么“心痒难耐”“关门弟子”。
刘教授也说:“我手底下还空着不少博士名额,我觉得这个学生更适合我。”
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一瞪眼:“怎么,你想和我争?”
刘教授自然不甘示弱:“张教授,搞学术,我不如你;但要说文学创作,只怕你未必能当他的老师。”
刘教授这句话说的很有水平,你张教授在文学创作上不能当他的老师,而我却可以,言下之意自然是文学创作上你不如我了。
这样既打压了老头的嚣张气焰,又没有当面撕破脸皮,不至于让他下不来台。
这位张教授在学术界可是泰斗级人物,徒子徒孙无数,而刘教授醉心创作,培养学生搞学术就难免差了些。
形势比人强,语气弱一点也不算丢人。
会议室里的人个个都是搞文学的,当然能够轻而易举的听出刘教授的弦外之音。
其他教授洞若观火,心里虽然已经摆上花生瓜子小板凳了,却没有一个人掺和。
毕竟神仙打架,他们这些小鱼小虾,还是隔岸观火的好。
“好好好!好得很!”白发苍苍的张教授怒极反笑,“那咱们就各凭本事!我倒要看看,这块璞玉到底是被我收录门墙,还是被你刘大教授妙手雕琢。”
刘教授笑道:“那我就拭目以待。”
……
而当京都大学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联系上周硕的时候,华清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人已经在周硕家里喝茶了。
当京都大学招生办的人在电话里听到华清大学招生办的人正和周硕的家长相谈甚欢的时候,人都傻了。
院长不是说我们是第一个知道周硕身份的吗?怎么华清狗居然会比我们还快?
这合理吗?这不合理呀!
京都大学招生办公室的人都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