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华夏大地上下五千年 > 第9章 隋末农民起义与天下大乱

第9章 隋末农民起义与天下大乱

在山东、河南战场,张须陀与王薄、翟让等义军交锋,初期凭借军事素养、精良装备占得上风;但义军在战斗中成长迅速,战术愈发灵活,采用诱敌深入、分而击之等策略。李密献计翟让,于荥阳大海寺设伏,一战斩杀张须陀,隋军士气大挫,自此失去战场主动权。隋朝又派裴仁基、王世充等将领统军镇压,可此时义军已成气候,隋军内部矛盾丛生,王世充与裴仁基争权夺利,军队协同混乱;且隋朝兵力分散各地,顾此失彼,难以形成致命打击,只能被动挨打,维系摇摇欲坠统治。

五、起义军分化组合:逐鹿中原,各怀心思

随着势力壮大,起义军内部开始分化组合,各怀心思。李密加入瓦岗军后,凭借卓越谋略、出众文采,渐掌大权,翟让出于大局考量,主动让贤。但李密麾下亲信与瓦岗旧部矛盾渐起,埋下分裂隐患;李密野心勃勃,一心想夺取洛阳,成就帝业,为此不惜损耗兵力强攻,错失西进关中最佳时机,又拒绝称帝建议,致内部人心惶惶。

窦建德在河北稳扎稳打,扩充地盘同时,注重收买人心,开仓赈济、减免赋税,深得百姓拥戴;却因地域局限,发展空间受阻,与瓦岗军、江淮义军联系不畅,难以协同作战;且对隋朝旧官僚、贵族心存幻想,试图招安接纳,影响队伍纯洁性、战斗力。

杜伏威、辅公祏在江淮经营有方,手握重兵,然杜伏威被隋朝招安迷惑,接受封官,赴长安任职,麾下军队交由辅公祏打理,为日后二人反目、义军分裂埋下祸根;江淮义军受地域文化影响,偏安自保心态浓重,未积极参与中原逐鹿,错失良机,隋末各路义军未能形成合力,为隋朝残余势力喘息提供机会,也让局势愈发复杂混沌。

六、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生灵涂炭

隋末农民起义致使天下大乱,隋朝统治分崩离析,地方豪强、隋朝旧将见机纷纷拥兵割据。李渊父子趁势在晋阳起兵,借镇压义军之名,暗中积蓄力量,直取关中,占据长安,建立唐朝;洛阳城则被王世充把控,他击败瓦岗军后,拥兵自重,废隋帝自立,国号郑;河北高开道、刘黑闼等势力相继崛起,依托窦建德余部,争夺地盘;南方萧铣在江陵称帝,凭借南朝梁室后裔身份,招揽旧部,控制长江中游大片区域,各地诸侯混战不休,互争雄长。

战乱之中,百姓遭殃最深。城池反复易主,每经战火,便成废墟,房屋焚毁、百姓死伤;农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极度短缺,物价飞涨,“米斛万钱,人相食”惨状频发;盗匪横行,商旅绝迹,经济崩溃,文化教育停滞,曾经繁荣隋朝山河破碎,人口锐减数千万,中原大地沦为人间炼狱,隋末乱世陷入无尽黑暗,亟待雄主出世、收拾残局,重建太平秩序。

七、历史反思:暴政亡国,民本为基

隋末农民起义与天下大乱是隋朝暴政酿就苦果,警示后世统治者民本思想重要性。隋炀帝急功近利、滥用民力,漠视百姓生存权益,终致民怨沸腾、揭竿而起;隋朝强大军事、经济实力在民众怒火中土崩瓦解,说明再强盛王朝,失去民心支持,亦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各路义军兴衰则表明,农民阶级虽具反抗精神、爆发力,但受限于眼界、组织协调能力,内部易分裂、决策易短视;唯有融合各方贤才,制定长远战略,心怀苍生,才能将起义转化为改朝换代动力,推动社会良性发展,为后世提供乱世兴替、治国理政宝贵镜鉴,凸显顺应民意、恤民养民乃国家长治久安基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仙途虐恋:叶凡传奇虚拟尘世【快穿】下三滥恐怖无限:神女大人追上门快穿:主神家的小狐狸又撩又疯我在末世造小家庶女开铺:我靠美食当上商业女王尸噩荣总轻点骗,叶少要心疼在那苍穹与苍穹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