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法答:“福王则七不可,谓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千预有司也。唯潞王讳常涝,素有贤名,虽穆宗之后,然昭穆亦不远也。”
言下之意就是福王虽然伦理“近”,但昏聩不堪;潞王虽“疏”,但贤明,可担中兴之任。正因如此,史可法才如此犹豫。
史可法的犹豫不决,致使马士英趁机带着一群武人,江北四镇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及凤阳守备太监卢九德,共同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监国。
马士英几人迎立福王朱由崧后,在南京进行了较为隆重的监国大典。
监国大的仪式,首先是行告天礼。然后,祝文被虔诚地焚烧于祭坛之上。
随后,朱由崧缓步登上金碧辉煌的殿堂,以监国之尊,威严地接受着群臣的深深四拜。至此,明王朝终于迎来了新的篇章。
……
黄伦了解了大概情况之后,饭也吃完了。
随后,姚云也告辞而去。
黄伦一个人,细细思量,他觉得,可以借一下东林党人的势。
……
第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黄伦便带领着三十多名手下,与姚云一同踏上了前往南京城的路途。
一路上众人行色匆匆,但每个人脸上都透露出一股兴奋和期待。
进城后,他们首先来到了码头的货仓。这里便是黄伦及其手下们暂时的落脚点。
黄伦的身份被设定为掌柜身旁的跑腿小厮,而其他人员则被安排在了码头上从事货物的装卸工作。
原本在此地已经有约五十名工人,如今再加上新来的这三十多人,整个队伍一下子壮大到了八十余人。
待一切都安顿妥当之后,姚云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城外。
他要继续执行接下来的任务——分批安排更多的人手进入南京城,并根据事先规划好的方案,将这些人合理地分布在南京的各大城门附近以及皇城周边区域。
经过一番精心部署,大部分人员最终被安置在了一些诸如作坊、酒楼之类用人需求量较大且信息来源广泛的工厂和店铺之中。
就这样,整整花费了十天的时间,才终于成功地将 1000 人全部妥善安置完毕。这些人分别居住在 36 个不同的地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皇城附近新开设的三家大型酒楼成为了此次安置计划中的亮点之一。
这三家酒楼全部由加强团的成员负责经营管理,并且总共安置了大约 289 人。
此外,还有两家位于皇城附近的米铺,同样也是这次安置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伦作为负责人之一,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完成所有人员的安置工作之后,他不辞辛劳地亲自将这 36 处安置点逐一巡查了一遍。
对于皇城附近的那三家新开张的酒楼以及另外两家米铺,更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和考察。
一切安顿下来之后,黄伦便安排大家一边工作,一边搜集信息。
还成了侦察小组,以黄伦和姚云为首,重点拉拢东林党人(文官)和南京城的驻军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