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政治举措:
对内推行了许多汉化措施,如“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等政策,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些措施有助于北魏政权的稳定和发展,也为后来的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
5. 晚年状况:
执政晚期,拓跋珪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天赐六年(409年)冬十月,发生了清河王拓跋绍政变,拓跋珪被杀死,享年三十九岁。永兴二年(410年)九月,上谥号为宣武皇帝,葬于盛乐金陵。庙号太祖(又称烈祖)。
总的来说,拓跋珪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建立了北魏政权,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北魏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他晚年的行为也为北魏的政治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拓跋焘(公元408年—452年),代郡平城人,鲜卑族,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公元423年—452年在位),亦称佛厘、佛狸伐。他是明元帝拓跋嗣的长子,母为杜氏。其生平经历如下:
1. 早年经历出色:
拓跋焘出生时体貌特异,祖父道武帝拓跋珪认为将来能达成兴国大业的必定是这孩子。
泰常七年(公元422年),14岁的拓跋焘被封泰平王,授予相国和大将军职务,同年五月监管国事,十一月亲自率领六军出镇塞上。明元帝生病时,他被任命为总管朝中事务,处理事务应付自如。
2. 继位后战功赫赫:
马踏柔然:
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拓跋焘即位不久,柔然牟汗纥升盖趁明元帝驾崩之机,率6万骑兵攻入北魏领土,攻陷故都盛乐。拓跋焘率轻骑讨伐,虽陷入重围但最终使柔然兵退。之后,从光始元年(公元424年)到太平真君十年(公元449年),他多次率军进攻柔然,还击溃高句丽等柔然附属部落,设六镇抵御柔然入侵,使柔然一蹶不振,北魏北疆再无威胁。
攻灭胡夏: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胡夏赫连勃勃死后,其子赫连昌继位,关中地区混乱,拓跋焘趁机发动西征。他率领轻骑二万人从君子津渡河,直扑胡夏国的首都统万城。赫连昌毫无防备,迎战未胜后逃回城内。拓跋焘分兵四路掠夺牛马和家畜,并迁移万余户人家,还占领了弘农、蒲坂和长安等地。
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拓跋焘采用诱敌之计大获全胜,俘虏了赫连昌。后来赫连昌残余部众拥立赫连定,神麚三年(公元430年),拓跋焘再次攻打胡夏,占领关中地区,胡夏名存实亡。
统一北方:
延和元年(公元432年),魏军攻打北燕,北燕君主冯弘送降书并送女儿和亲,乞求为附庸国。延和二年(公元433年),魏朝攻占仇池国。胡夏灭亡后,北凉向魏国称藩。
太延二年(公元436年),魏军攻克北燕国都和龙,北燕灭亡。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以秃发破羌为向导,征服北凉,北凉国君沮渠牧犍投降。至此,拓跋焘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统一了除柔然和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
南击刘宋:神麚(zhǔ)三年(公元430年),刘宋皇帝刘义隆遣使索要被北魏占领的河南故土,遭拒后兴师北伐,拓跋焘派军迎敌,反击宋军,宋军败走。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刘义隆再次北伐,拓跋焘亲自率军迎战,取得重大胜利,南朝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皆被纳入北朝版图。
3. 内政举措有成效:
政治方面:注意搜求重用汉族士人,推进汉化,改革官制;政治联姻,缓和与敌对政权间的矛盾。
经济方面:开辟垦田,移民牧畜,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方面:兴办教育,崇尚文教;禁断巫觋(xí),信道灭佛,但这也引发了一些矛盾。
4. 晚年结局悲惨:
拓跋焘晚年时,因宗爱诬陷太子,导致太子郁郁而终。宗爱担心拓跋焘发现此事,趁其患病时将其杀害。公元452年,拓跋焘去世,时年45岁,谥号太武皇帝,庙号世祖。
总的来说,拓跋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统一北方,扩大了北魏的疆域,推动了北魏的发展,但他晚年的一些行为和决策也引发了内部矛盾和政治动荡。他的一生对北魏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