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坤表示,这辈子都没钓过那么多条鱼。
半个时辰,上来了整整五十多条大鱼,平均一分钟一条,你敢信?
嬴政意识到不对劲,他在中途离开,估计是去骂人了。
就算你们刻意讨好长公子,也不要做得这么离谱吧?
容易给扶苏留下不好的刻板印象,让他误以为,钓鱼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而且,这种阿谀奉承的行为,嬴政非常不喜欢。
“扶苏,我们回家吧,二舅给你做烤鱼吃。”
没想到,扶苏却立在那里,他仰头问道:“二舅,能不能把这些鱼,全部放生了。”
“为何?”
“因为,孟子曾说过: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宋坤忍不住皱眉,怎么又是儒家?
理解一句话,不能断章取义,要结合上下文。
孟子确实说过此话,但是,故事背景在于孟子和齐宣王,关于如何推恩于民,施展仁政的讨论,而不是说,孟子从不吃肉。
宋坤不知道,扶苏为何会这样想,或许跟教育他的夫子有很大关系。
淳于越,是你吗?
怪不得正史中的扶苏,会是那种仁柔的性格。
宋坤蹲下身子,将小扶苏抱住,轻声问他:“扶苏,你觉得你是君子吗?”
“扶苏当然是君子!”
“那我问你,鱼是禽兽吗?”
“......”扶苏支支吾吾的,他还真的不确定。
“禽兽,乃禽与兽的合称。”
“何为禽?泛指鸟类,走兽。”
“何为兽?兽,守备者也,泛指四足哺乳动物。”
“我问你,鱼属不属于禽兽之中?”
扶苏摇摇头说:“不是。”
宋坤笑着问:“既然如此,那我们这些君子,是不是就可以吃它了?”
扶苏这才点头,脆生生的应道:“嗯。”
“扶苏,我考考你,将《孟子?梁惠王上》全篇,背下来。”
当他背到中间一句:“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宋坤问他,这句话怎样理解?
扶苏一时间答不出来,因为夫子没有解释过这句话。
“我问你,恩及禽兽,与功至百姓,哪种人算是君子?”
“后者。”
“为什么?”
“因为百姓比禽兽,更重要。”
“那好——”宋坤继续说道,“如果有一个人,他偷盗富人的钱财,去救济贫民,他是不是君子?”
“这......”扶苏顿时犹豫不决,吞吞吐吐的回答道,“应该,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