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谈瑾等人互相看了看,内心对高鸿志更加敬佩。
他能被明武宗如此看重和信任,真是当之无愧。
像高鸿志这样的大臣,要是不受皇帝重视和宠信,那真是历史上最糊涂的君王了。
即便是糊涂君王,看到这样一个没有私心、全心全意为百姓办事还想着皇帝的人,也会无比赞赏吧。
“好了,高爱卿,事情都说完了没?”
“还是有什么别的事要和我说?”
明武宗深吸一口气,缓了一下激动的情绪,问高鸿志。
“启禀皇上,这次来主要是汇报这两件事。”
高鸿志摇了摇头说道。
“既然你说完了,那我就不再多留你了。”
“我知道你事情多,我也帮不上什么忙。”
“但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也要注意休息。”
“我们大明朝离不开你这样能干的大臣。”
听他说完,明武宗点了点头,语气郑重地说道。
“多谢皇上关心,臣明白。”
高鸿志毕恭毕敬地回应。
明武宗看着刘谈瑾,低声而有力地吩咐道:“刘谈瑾,从内库里拿出十年份的人参灵芝首乌三千份,三十年份的两千份,五十年份的一千份,全部送到锦衣卫总衙门去,给高大人送去。”
“遵旨!”
刘谈瑾大声回答。
“多谢皇上恩典。”
高鸿志再次拱手作揖,感谢说道。
“这些都是闲置的药材,不用也是浪费。”
明武宗摆了摆手,接过两份已经写好的圣旨,递给高鸿志:“高爱卿,这两道圣旨你现在就可以带走。
等李循环和王守仁都回来后,再颁发给他们。”
“是,臣明白。”
高鸿志接过圣旨,里面的内容分别是提拔李循环和王守仁担任锦衣卫指挥佥事,以及提升万玄兵和黄义伟为南北镇抚司镇抚使。
“好了,高爱卿你可以回去了。”
“我能帮到你的也就是这些。”
明武宗对着高鸿志挥手说道。
“遵命,臣告退。”
听到这句话,高鸿志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乾清宫。
走出乾清宫后,高鸿志接过锦衣卫侍卫手中的照夜玉狮子马缰绳,骑上马离开了紫禁城。
他刚一离开,一位中年太监走进了文渊阁。
见到这位太监进来,杨廷和急忙起身迎了上去,面带微笑道:“不知公公到来,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杨詹事不必客气。”
“此次前来是传达皇上的旨意。”
“皇上已经将高鸿志大人由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的从一品提为左都督。”
太监点了点头,说道。
“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左都督?”
杨廷和心中诧异,难道高鸿志又立下了什么功劳?怎么从从一品升到了正一品?
难道和各地锦衣卫缇骑进京有关吗?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问道:“公公,皇上这次突然提升高大人官职,究竟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