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年羹尧在前朝屡屡出事后,年世兰就没见过端妃了,后来沈眉庄深夜前往翊坤宫开解她,她也想明白了许多事情,那碗落胎药的来历,她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可这并不意味着她必须原谅端妃。
年世兰入府那年,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但她是将门出身,与王府后院那些温婉和顺的女子有些不同,再加上她嚣张跋扈的个性,在后院能说上话的几乎没有。
端妃在那时候的年世兰眼里,就是整个王府里唯一的知心好友、善解人意又志趣相投的大姐姐。
可是呢?
那碗落胎药,年世兰可以不怪她,当时端妃还在笑着同她说起要做孩子的干娘,血从下身渗出时,端妃也被吓得不轻,然后就赶紧指挥院子里的人将她安顿好,又催人去请府医,后来年世兰无数次想起那一天,她愿意相信端妃是不知情的。
但端妃不也选择背下这件事,宁愿年世兰被蒙在鼓里,宁愿一碗碗红花汤下肚,也不愿吐露分毫吗?
年世兰也想过,若易地而处,她会不会做同样的选择?可这个设想无法成立,被那碗落胎药折磨得死去活来、亲眼看着自己无比期待的孩子化作一团血肉、在后来的许多年都不断自我怀疑的人,是年世兰啊。
端妃只是做了她认定的选择,她没错,可是年世兰不想原谅她,这也没错。
人性本就是这样复杂的。
可今日的年世兰,却着实看不起端妃,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下选择,又不愿意直面选择所带来的后果,她从前那样了解年世兰,在决定认下此事的时候,难道一点都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承受什么吗?
正如年世兰所说,今日她跪在这里,是因为她灌端妃的红花,她认,哪怕日后端妃要对她报仇,再使出其他手段来,她也认。
年世兰很清楚自己不是个好人,她作恶多端,若有朝一日因为这些恶行遭到报应,那也是她活该。
年世兰并没有在宫道上跪多久,那地方虽有些偏僻,但并非无人路过,有宫人远远看见,偷偷报给了苏培盛,苏培盛最清楚皇上对年世兰如今有多少情分,匆忙进去附在皇上耳边将事情说了。
皇上面色未变,又逗着胧月玩了好一会,才问道:“你来的路上碰到华贵人了?”
端妃笑意一僵,皇上说出口后也有些尴尬:“当年的事情,多亏了你,可她心中有气,这也是无可避免的,总归你位份高,不必与她一般见识。”
端妃道:“皇上说的对,是臣妾的不是,日后定然不会如此了。”
她心中早已千疮百孔,再次听到这样的话却又不能咬牙认下,当年她与年世兰,相见恨晚,便是齐家的姐妹都没有这么亲近的,皇上却偏偏要借了她的手去做那样的事。
她已然不能回头了,除了咬牙坚持着对皇上的爱意,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