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入帝国与黑雾的战斗之前,一多半的人手,都来到了幽伞部落的位置。
他们一边按照之前的约定,对幽伞部落进行着建造和改造。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取得了入海口以及河道的使用权,而积极筹划着水运和出海的可能性。
其中主要围绕的两样建设就是船和港口。
普通的货船或者载人的船,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如果只是短时间使用的话,在我国的大江南北,甚至曾经出现过水泥船这种速成的造物。
而作为载货的船只,也基本上可以舍弃一切空间,只用来载货和吃水。
那些装着集装箱的大货船行驶进入世界级的港口的时候的照片,其实就没有一点点美感——货船不语,只是一味地将自己特化为大肚王。
但是在这颗颇为动乱的星球,船舶肯定不能按照这样简单的方式来处理。
基础的独木舟,小帆船,舢板船自然是需要的。
但是在大量制造这些无反抗力量的船只之前,他们首先需要制造的是战船。
在幽伞部落的建设现场,大量的人们忙碌地穿梭于各个角落。
木材的切割声、锤子的敲打声交织成一曲繁忙的交响乐。
而在这其中,不但有炎夏的战士们,大多数的人手其实是幽伞部落的部落民,以及专门从附近的一些友善的大小部族里面借调和雇佣而来的人手。
而可不要觉得是部落人就不理解商业和商贸活动。
对于这颗颇为混乱的星球来说,借用人手是很常用的事情。
只要付出了值得的财富或者恰好需要的物品。
而在这种情况下,炎夏的战士们也主要担任着领导班子。
可不要觉得这是一种压榨,因为拥有着许多知识和优秀秩序的他们,来担当这场工程的骨架,才能够保证相关项目的正确进行。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几艘蒸汽驱动的明轮大船逐渐在码头上成型,成为了这片水域的焦点。
船体全长七八十来米,柚木的外壳经过焦油浸泡呈现深褐色。
横向每间隔一段距离可见铸铁加强的肋条存在,那会让船体向外面凸起两到三厘米。
船首斜桅下方安装着铸铁的冲角——对于目前的技术来说,这份横冲直撞才是最为直接的攻击手段。
而甲板两侧的最后方则各延伸出宽五米左右明轮箱体。
虽然基础是木质和铁肋增加强度。
但是明轮外面倒是套上了一个铜质的轮轴保护罩。
表面铆接着的是具有一定防护作用的护甲板。
两个巨大的烟囱高高抬起,然后在最后的地方呈现出来一个后倾角。
烟囱和其他东西都按照舰桥的造型布置在舰体的一侧。
虽然宣传是蒸汽船。
但是三根巨大的桅杆上,还是保留传统横帆索具——也就是说应急情况下还是可以随风飘荡的。
除此之外,明轮叶片也同样的,通过黄铜铰链实现一定的迎水角度的调节。
下面连接着的不止有蒸汽室,还有应急人力驱动舱。
舱内设置着数十组脚踏曲柄,铸铁的传动杆表面包裹着一圈圈的浸油的麻绳。
能够从舱内的一些观察孔看到一些最为巨大的齿轮或者凹槽,亦或者传动结构。
上层的露天甲板上,除去统一铺设着数分米厚的橡木板之外,最为显眼的还是二十余门短管滑膛炮。
它们都通过铸铁的旋转轨道部署。
而在中层,也就是甲板的下方,也同样有着一模一样的火炮配置。
唯一的区别就是,由于位于舱室内,所以这些位于甲板下的火炮想要发射的时候,就需要首先打开炮窗。
对于炮窗,采用的是一个简单的上下推拉式挡板,这一点倒没有什么可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