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一个认知误区,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内务府身负财政调度重任,全体官员皆殚精竭虑,不敢懈怠,像是边关城防,军队配置等,以及工部兴修直道,水利,挖掘运河等,都有内务府的影子。”
“如今内务府更是关注于民生,大兴冶铁,采掘煤矿,援建造纸坊等,你看现在,多少人用上了铁质农具,多少人用上了纸张,多少田里种下了高产的粮种,谁还能说内务府的发展,与普通人没有关系呢?放眼内务府成立之前,谁见过这些东西?”
相里茵点点头。
“我们知道,就去年冬日,内务府低价售卖石涅,就让咸阳居民,免受冬日严寒之苦。”
“没错,像这样的措施,内务府会一直实行下去,而且会不断地扩展,逐渐普及到方方面面。”
“那么内务府未来,还会往哪些方面发展呢?”
“未来的内务府,将更多的关注民生,关注一线劳动者,给他们配置更好的农具,实行更多的优惠,也会大兴医药,降低寻医问诊的成本,让每一个人都看得起病,找的到医师。”
“还会大力普及教育,争取十年内,让大秦半数以上的人识字!”
“那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这还需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才是。”
“侯爷,最近我们听闻,内务府中有一套自己的律法,比之如今实行的大秦律法,不仅宽松了许多,甚至有些还背道而驰,这是怎么回事?”
“所谓乱世用重典,大秦的律法诞生于战乱年代,如今六国早已覆灭,天下安宁,陛下其实早已想要改革律法,让天下臣民,都处于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环境之中,但此时牵连甚多,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不能急于一时,便先在内务府作为试点,实行新法,如果效果确实好的话,那就会在整个大秦推广,替代旧律!”
“原来如此,那如今实行的效果如何了呢?”
“并不理想。”
杜宇说到这里,叹了口气道:
“就比如现在,有人因为内务府中的律法与外界不同,便愤慨不已,指责朝堂,这说明暗中还有六国余孽作祟,欲颠覆大秦,若是日后新法普及,这些人便很可能趁势而起,掀起民乱。”
“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新律在大秦普及,替换旧法呢?”
“自然是扫清六国余孽,天下国泰民安之时。”
“侯爷您可以说具体点吗?”
“本侯有时布衣出入坊市之间,经常听见有人对朝廷不满,指责因为内务府抬高了工价,导致现在民夫的工价皆水涨船高,盖一处宅院的成本,增加了一倍不止,呼应者甚多,但本侯明明看到,工价高了之后,普通人能卖到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孩子,这种事居然还能拿来指责朝堂,指责内务府,真是让人无法理解。”
“如今渭河南北皆在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坊市与民居,可是每逢夜间,总有人趁机偷窃物料,刑部大狱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关押着偷窃者。”
“还有人聚众闹事,打架斗殴,这些皆是不稳定的因素,内务府中之所以能实行新法,是因为府中没有此弊病,贸然将新法放到外界,替带旧法,刚才说的那些不安稳的因素,将会瞬间爆发,到时候咸阳恐有覆灭之危!”
“原来如此,看来此事确实不能急于一时,否则后果难以预料。”
“没错,其实推出新法的初衷,便是替代旧律,但要等刚刚说的那些问题,全都解决之后才行。”
“谢谢侯爷,我们今天的采访到此结束。”
“不客气。”
相里茵采访完,便带着人回到内务府中,加紧审稿,随后排版印刷。
仅仅两天,便有用布兜装了满满一兜报纸的孩童,走在咸阳街头,大声喊道:
“卖报了,卖报了,内务府期刊第一版,一份只要一个钱!”
“头版更有陛下专访,大家快来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