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长征听了妻子的话,微微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
“对,我们谈话的时间不长,确实全都只是随便聊家常。
对了,卫华当兵这事,要是验上了,到时候要不要汇报一下呢?我与首长聊天时,还侧重提了一下卫华,就是想给首长留个好印象。”
“行吧。” 肖菊英轻轻应了一声,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脸上露出一丝担忧,“对了,卫东给家里来信也有几天了。
我一想到他6 斤米要吃十九天,另外只能吃红薯丝充饥,还说估计要挖野菜和吃树皮才能挨到过年,我心里就还是有些不能放心。
长征,我们不能太苦了孩子,还是给他汇点钱和粮票过去吧!”
叶长征听妻子又跟他说起叶卫东,脸上就一阵不快:
“菊英,我们不是说好了吗,让老王的儿子给他带个话就行?”
叶长征皱着眉头,继续说道,“既然去插队,他就要做好受累受饿的思想准备。想当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们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不照样挺过来了吗?
你看他,给我们写信,通篇就是在向我们诉苦。
这要是真的资助他,那就失去了让他去农村锻炼,让他体验农村生活艰辛的意义了,听我的,不用管他。”
“可是,要是孩子太饿了,挨不过去怎么办?” 肖菊英的满是担忧与心疼,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你放心,那么多人去插队,真正饿死的有几个?绝对不会饿死的。”
叶长征拍了拍妻子的肩膀,试图安慰她,可他的语气却显得有些生硬。
“那要不还是给他回一封信吧?” 肖菊英不死心地追问。
“行,你来写吧,鼓励鼓励他就行。” 叶长征随口说道。
可肖菊英虽然在教育局上班,但她实际上小学都没毕业,文化水平有限,一听到要写信,顿时面露难色。
她心里清楚,自己根本就不会写什么东西,要是写出来的信错字连篇,让其他知青们看到了,肯定会笑话叶卫东。
于是,她就坚持让叶长征写回信。
叶长征也反应过来了,老婆的文化水平确实不高,要是让她写信,说不定真会闹出笑话。
可他自己又实在是太忙了,每天都被各种军务缠身,哪有时间写信呢?他思索片刻后,无奈地说:
“算了,我们都这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写信,等过年后卫华当兵了,再给他写一封信,一并告诉他一声就行了。”
“长征,你这做法真的会让卫东伤心的,就像他说的,你是真的彻底不要这个儿子了吗?” 肖菊英的眼中泛起了泪花,声音中充满了哀怨。
“哪能呢?” 叶长征叹了口气,耐心地解释道,“他到了农村,就要锻炼他吃苦耐劳的意志。
要是我们还给他寄钱寄粮票,那他就会以为自己在那里高人一等,就只有他不用忍饥挨饿了,那就是搞特权,你明白吗?何况,当时他还不听我的话,一定要去什么湖南……”
“唉!……” 肖菊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心中虽然百般不情愿,但也觉得丈夫好像说得也有道理,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决定。
叶长征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是不是还是让叶卫华或者叶卫红给写一封信呢?
可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他担心一旦叶卫东见到兄妹俩写的信,反而会更加刺激到他,毕竟三兄妹就只有他叶卫东要去受那份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