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工地静悄悄的,每个工棚里都在午睡,只有风扇不知疲倦的勤快的旋转着,为人们驱散闷热。可是吹不到风的背贴在在热烘烘的床板上,只好翻个身侧着把背露给风扇吹吹。迷糊一会,又热醒,再翻个面。民工干活时在太阳下像晒鱼干,在工棚里翻来覆去地又像煎鱼。想想城市里那一栋栋高楼大厦就是在这样如牛马一样的农民工手里拔地而起的,没人觉得他们的伟大!
住着还不如农村猪圈的环境恶劣的棚子,吃着没几滴油的饭菜,干着最苦最累最脏的活,拿着与劳动强度不匹配的血汗钱还会被拖欠,没有保险没有保障,还被人看不起。而他们还要承受夫妻两地分居孩子老人分离的思念之苦。当一处工地完工,看着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他们又背着行囊提着塑料桶转战下一个工地。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三点多的时候工地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来。有人调皮地喊了一嗓子,“起来啦,尿尿啦,干活啦!”大家伙嘻嘻哈哈笑骂着爬起来就走。
冬子和志军最后走的,他递给志军一把架子工专用扳手。冬子检查了一遍工棚里的电源和插板,把忘了关插板电源的都一一关掉。冬子说以前在别处工地发生过插板起火烧了工棚的事故,幸好是白天都干活去了,如果是晚上不堪设想。但是民工们都损失了物品也很是心疼。挣的每一块都是养家糊口的钱啊!自己抽最便宜的烟,舍不得喝一块钱一瓶的水。每一块是老人的药费,孩子的书学费,家里的化肥种子钱,三亲六戚做事的份子钱。。。
工棚里拥挤逼仄,到处是易燃物品,插板电线拉得乱七八糟,小电器用品也不少,都是冬子留个心眼每天检查一下。哪怕不是自己同乡的外省工友的电源插头都检查一遍。
志军看着瘦削的冬子,想着他小时候流着鼻涕的小小模样,第一次出门时送他走时俩人都还是十六岁的少年,转眼就都长大了,成为能独挡一面的男人。人生轨迹不同,每个人都在成长。志军很欣慰有这样有责任心的朋友,当每个人都处于一样的环境里的时候,关心别人就是关心自己!
冬子亲自带志军干活。虽然他只干两个月,但冬子不想让他做小工打下手。木工好歹有点技术含量,就是回到老家再干建筑也能凭一技之长找到工作。而且大工和小工的工资几乎相差一倍。冬子边示范边讲支模的重要性。“打个简单的比喻,就像人一样,钢筋就是人的骨头,混凝土就是人的心和肉。 这个模板就是我们的衣服。 有了衣服的保护,我的身体才能长得很好。”
志军对冬子这个形容大赞不已。聪明的人眼尖手巧,学什么都很快。记得奶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无论做什么事眼睛是师傅。”意思是要认真看,用心学,眼到手到。他有一副强健的体魄,体力和手上的速度都跟得上,拧扣件比冬子还快。几个小时下来,志军已经做得得心应手非常好了。冬子高兴极了,好比刘备得了赵子龙一样。多个人干活究竟还是要快很多,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吃了晚饭后要加班,晚上凉快,精神状态比白天好多了。再加上大家下班心切,手上的速度更快。一片叮叮当当敲打钢管的声音,仿佛一曲钢管合奏曲。
探照灯照得工地亮如白昼,志军已经能单独干活了。但还有很多经验和工序随着工程进度才能了解和学习到。志军非常虚心,也盯着旁边的工友,才开始不是求速度的时候,要稳扎稳打,熟能生巧。
架子工还是很累的,要长时间抬着胳膊干活。而且危险的是要在钢管上爬上爬下,系着安全带又不好干活,总是碍手碍脚。冬子嘱咐志军一定不能嫌麻烦,要系着安全带。
八点下班了,志军在同乡们的簇拥下像个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的战士。志军靠着自己的努力也获得了同乡工友们的认可,大家七嘴八舌把自己的工作经验都倾囊相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