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信号后,埋伏在小巷里的战士们立刻会意,迅速做好伏击准备。
与此同时,刘尧低声呢喃道:“敌人靠近西侧小巷,准备伏击。”
他的声音被风带到前方,他的同伴立刻点头示意,按计划分散在巷道的各个掩体后方。
箭手迅速搭箭,短刀兵握紧武器,个个屏息静气,等待着敌军步入陷阱。
刘尧观察到敌人开始逐步靠近伏击点,脸上浮现出一丝冷笑。
他迅速判断敌军的行进路线,并用手势向前方的士兵示意具体位置。
指引他们调整埋伏方位。
他始终保持冷静,判断精准。
仿佛能洞察敌人的每一步动向。
当敌军完全进入伏击圈时,刘尧果断地做了一个斩下的手势。
潜藏在各个暗处的弓箭手立刻拉满弓弦,箭矢如雨般射出,准确地射向毫无防备的敌军。
伴随着一阵痛呼,敌人瞬间阵脚大乱,士兵们趁机从两侧包抄,刀光剑影之间,迅速将敌军击溃。
战斗结束后,刘尧并未停留,迅速带领士兵撤回巷道深处,再次隐匿在黑暗之中。
他的眼神依旧警惕,时刻注意四周的动静,确保伏击之后的安全。
即便敌军再度搜寻,他也能在巷道中灵活穿梭,带领士兵们重新进入安全的掩体。
刘尧的沉着与冷静,让赫沙城的士兵们在巷战中如鱼得水。
黑夜笼罩下的巷道静谧如死水,只有远处隐隐传来敌军的脚步声,打破夜的沉寂。
老兵王锐蜷缩在巷道一侧的阴影中,整个人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手持一把磨损已久的旧弓,弓弦绷紧,冰冷的箭矢静静地搭在弦上。
仿佛一条蓄势待发的毒蛇。
他的呼吸沉稳而绵长,双眼锐利如鹰,始终注视着巷道尽头逐渐靠近的敌军。
王锐缓缓地调整自己的站姿,尽量让自己保持隐蔽。
他知道敌人带着火把,光线会映出他们的轮廓。
而自己藏身在黑暗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敌军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前方领头的是一名指挥官,披着铠甲,身边还跟着几名弓箭手。
他们正谨慎地向巷道内推进,似乎也察觉到这里的危险。
王锐微微眯起双眼,判断着射程的距离。
他不急不躁,静静等待敌人进入最佳位置。
在这一刻,时间似乎凝固,只有微弱的脚步声一点一点靠近。
“就是现在。”王锐在心中默念,眼神骤然一凝。
他猛然拉开弓弦,双臂如铁,箭矢指向敌方指挥官的胸口。
下一秒,弓弦震颤,一道冷光划破黑暗,箭矢如毒蛇般飞出,准确无误地射入敌方指挥官的胸膛。
那人连一声呼喊都未发出,便重重倒下。
敌人霎时大乱,周围的弓箭手仓促张望,不知敌人从何而来。
王锐并未慌张,迅速从箭袋中抽出另一支箭,搭弦、拉弓,动作娴熟流畅,如行云流水。
他的目标已经转向敌方的弓箭手,瞄准后毫不犹豫地放箭。
第二支箭矢同样精准,击中敌军弓手的咽喉,鲜血喷涌。
那人栽倒在地,余下的敌军更加惊慌,四散而逃。
王锐知道自己的位置可能暴露,毫不迟疑地转身退入更深的巷道。
他对赫沙城的每一条巷子都了如指掌,深知哪条巷道可以隐蔽,哪条可以伏击。
他绕过几处墙角,迅速来到另一条暗巷,再次藏身于阴影之中。
仿佛一只游弋在黑暗中的幽灵。
就在敌军逐步逼近的同时,王锐再次从容搭箭、瞄准。
这一次,他选择了人群中一名重要的士兵。
弓弦轻微震动,箭矢划出一道冰冷的弧线,敌军士兵应声倒地。
他的动作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每一箭都直指敌军要害。
敌军在箭雨的打击下愈发恐慌,纷纷四散寻找掩体。
但巷道狭窄,处处都是埋伏的险境。
王锐见敌人阵脚大乱,毫不犹豫地转移至下一个狙击点。
他低声自言自语道:“来吧,愚蠢的家伙们,继续追过来。”
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拉紧弓弦,准备下一轮袭击。
每当敌人试图靠近,他便精准地射出一箭,敌军在他的箭下步步惊惶。
不断有士兵倒下,残余的敌人最终完全丧失了斗志,惊恐地退了出去。
王锐缓缓放下弓,看着残存的敌军狼狈逃窜,轻轻吐出一口气。
巷道中,老兵王锐的每一箭都充满威胁,如同黑暗中的死神。
在赫沙城的一角,文将吕谦站在百姓们面前,目光坚定。
他看着面前这些手持锄头、镰刀、木棒的普通人,虽然装备简陋,却人人面露决心。
吕谦知道,这些平日里的农具、工具虽难以对抗精锐的敌军。
但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百姓们的意志才是真正的武器。
吕谦将一把柴刀递给一位中年男子,又将一柄木棒交给一名少年。
他一边分发手边的工具,一边低声说道:“记住,我们是为了守护家园。
待会儿敌人一进来,就用你们手中的一切击打他们,击倒后马上撤开,不要贪功。”
百姓们围成一圈,专心聆听吕谦的战术讲解。
吕谦指着巷口,用树枝在地上勾勒出敌军可能经过的路线,并简单地教他们如何利用狭窄的巷道设伏。
他叮嘱大家:“敌人多,我们不能与他们正面交锋,要等他们进入狭窄的地方,再一拥而上!”
在吕谦的指挥下,百姓们开始动手。
他们将巷口处的破旧家具、碎石堆成一个简易的路障,又用木桶和草堆遮住路障,以增加隐蔽性。
几名年轻人藏在路障的后方,手持镰刀和长棍,屏息等待。
他们的脸上布满紧张,但眼神中流露出坚定的光芒。
吕谦安排几位年长者守在小巷的另一端,用锄头将地面稍微松动,撒上一层砂石,制造出滑溜的路面,以便敌军在追击时摔倒。
他还让一些体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们在巷道深处准备好,随时接应并掩护撤退的战士们。
很快,敌人的脚步声逐渐接近。
吕谦挥了挥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
他的身影隐在路障一侧,目光紧紧盯着巷道尽头。
当第一批敌军踏入巷道时,他们并未发觉隐藏的陷阱,缓慢地靠近。
当一名敌军踩上砂石松软的地面时,突然滑倒,摔倒在地。
就在这一刻,吕谦大喝一声:“动手!”躲在暗处的百姓们从四面八方冲出,手持锄头和镰刀,猛地扑向敌人。
一名年长的农夫举起锄头,狠狠敲击敌人的肩膀,将对方打得踉跄后退。
另一位年轻人握着木棒,用力击中敌军的膝盖,将其打倒在地。
百姓们齐心协力,手中的工具变成了致命的武器,带着怒火与守护的决心,劈向那些入侵者。
在短暂的突袭后,吕谦高声命令:“撤退!”
百姓们迅速听从指令,纷纷退回到巷道的阴影中,消失在障碍物后方。
敌军反应过来时,只看到同伴倒在地上,却不见袭击者的踪影。
正当敌人试图重新组织队形时,百姓们已悄然回到各自的伏击位置。
等待下一波敌军的到来。
吕谦站在巷道深处,目光中充满了骄傲与悲壮。
他知道这些百姓的力量微薄,但他们无所畏惧,愿意用血肉之躯扞卫自己的家园。
一次次的袭击让敌军逐渐畏惧,他们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再遭到袭击。
百姓们的锄头和镰刀虽然简陋,却在每一次突袭中表现出惊人的威力。
这座城中的平民以他们的方式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防线,赫沙城的巷战愈发惨烈。
而百姓们那种顽强的信念,使得敌军进展艰难。
在吕谦的指挥下,赫沙城的百姓们仿佛化身为这座城的守护者。
用最简单的工具,打出最顽强的抵抗。
黄昏的余晖洒在破败的城墙上,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
四周回荡着战斗的嘶吼与呐喊。
古锦岩身披战甲,盔甲上已沾满尘土与血迹,但她丝毫不在意,手中的长剑闪烁着寒光。
她的目光坚毅而冷冽,在人群中穿梭,每到一处,便带来一股无形的力量。
古锦岩行至一处路障,看到士兵们正疲惫地倚靠在掩体后方,呼吸急促,眼中透露出些许绝望。
她停下来,目光扫过他们,声音洪亮而坚定:“赫沙城还在!
我们的家人还在!守住这里,就算倒下,也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士兵们听到她的声音,逐渐抬起头,眼中的迷茫渐渐被一丝希望与斗志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