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也不示弱,满脸怒气地回击:“谁规定了你是个大男人就多得粮食?
我和小李的工时一样没少,凭什么要亏待我们!”
古锦岩听闻此事,立刻请公议团介入。
几位公议团成员相互点头,带着古锦岩一起,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将双方当事人叫到面前。
公议团的成员中,木匠老张年长而资历深厚,看到两方剑拔弩张的情绪。
先缓和地笑道:“刘汉、李老太,你们别急啊,今天公议团在这儿,就是为了帮大家分清楚个道理,别光争着喊,咱们有话慢慢说。”
刘汉一见到公议团,立刻开始诉苦:“张工头,您给评评理!
我这一天扛了几十趟木材,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了,他们也就搬了几小段,凭什么口粮跟我一样?”
李老太也不甘示弱,掐着腰大声道:“老张头,我和儿子虽然力气小。
但我们从早忙到晚,搬得也不少,时间和他们是一样的,凭什么吃亏?”
老张头见他们各执一词,耐心地说道:“这样吧,我们先来看看你们的出勤记录和工时。
咱们一一核对,看看谁的付出到底是多少。”
古锦岩指示一名记录员拿来出勤表,耐心细致地翻查每个人的出勤和工时。
经过对比,发现刘汉确实在工时上稍多一些,而李老太母子虽然工时和他相近,但所搬的木材体积稍小。
公议团的成员在核对完这些记录后,又询问了几名在场的工人,以求得一个更加公平的判断。
看到记录摆在眼前,李老太的语气稍微弱了一些。
但她仍不甘心地小声说道:“可是我们年纪大,搬得慢一些也是有原因的……”
古锦岩听到这话,温和地安抚道:“李老太,大家的辛苦我都看在眼里。
这次分配确实是个误会,我建议按照工时和搬运量稍微调配。
公平分配大家的劳动所得,同时我们也会适当考虑体力消耗的问题。”
公议团成员们经过商议,决定在粮食分配上稍微调整,让刘汉获得适当的补偿。
而李老太母子则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减少搬运重物的任务,改为相对轻松的材料分类工作。
这样一来,不仅尊重了两户人的付出,也保障了后续工作的和谐进行。
经过这一番调解,刘汉和李老太的情绪逐渐平复。
公议团的木匠老张拍了拍刘汉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刘汉啊,咱们现在重建的是大家的家园。
难免有些小争执,但要记住,只有互相扶持,才能让赫沙城早日恢复。”
刘汉低头沉思片刻,随即伸出手来:“李大娘,对不住了,是我一时冲动,话说得重了。”
李老太微笑着握住他的手,爽朗地说道:“哎,过去的事不提了,咱们现在要拧成一股绳,共同把家园建好!”
这一握手,让周围的百姓都露出会心的微笑。
古锦岩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切,心中不禁感到欣慰,她知道,公议团的作用正逐渐显现出来。
随着公议团的调解逐步深入,类似的争执逐渐减少。
百姓们开始意识到有了这个公平的调解机构,自己的付出将会得到应有的认可与尊重。
一日,古锦岩在巡视工地时,看到两位妇女围着一大锅粥,为分配食物的问题争执不下。
她上前询问得知,原来是城北的张嫂与城南的王婶为了锅底剩下的几碗稠粥争执不下。
她们各自认为自己干了更多的活,理应多得一些。
古锦岩微笑着请来了公议团的几位成员,让两人坐下,仔细倾听她们的诉求。
公议团的老张头耐心地说道:“你们都是勤劳的人,为赫沙城出了力,我们都知道。
今天这粥不够,那明天我们就多熬些,确保大家都吃饱,别为这一口粥闹得不开心。”
张嫂和王婶低头不语,随后互相看了一眼,不禁笑了出来。
张嫂说道:“老张头说得对,为了这点粥伤了和气,实在不值当。
我看,今天我少吃一口,明天多出一份力就行了。”
王婶也点头同意:“是啊,张嫂,明天咱们一起多做些粥,大家都能吃得饱饱的。”
看着她们握手言和,古锦岩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此后,公议团逐渐成为百姓心中的支柱,大家都知道无论遇到什么不公或误解,都能向公议团寻求公正的调解。
渐渐地,百姓之间的隔阂减少了,大家彼此间的信任也在公议团的调解下不断加深。
夜幕低垂,雨势突然加剧,豆大的雨滴无情地砸向赫沙城的每一寸土地。
原本刚刚修建好的土墙在暴雨中脆弱地崩塌,泥泞的地面也变得越发难以行走,整个工地陷入了一片狼藉。
百姓们的脸上流露出焦虑和无助,雨水不断从破旧的棚屋顶上渗下,有些地方甚至倒塌,家园的毁坏让他们几近绝望。
这场大雨不仅冲毁了他们的建筑成果,更是对百姓信心的沉重打击。
古锦岩站在泥泞中,眼望着焦头烂额的百姓们。
此时此刻,必须有人站出来为大家提供庇护和希望。
古锦岩擦了擦脸上的雨水,随即召集身边的士兵。
果断地命令道:“先把受灾最严重的百姓集中起来,我们要保证他们今晚有地方避雨!”
士兵们立即行动,古锦岩指挥他们连夜支起简易帐篷,将受灾的百姓一一安置其中。
帐篷内点起微弱的火光,士兵们拿出干粮和衣物,递给那些因寒冷而瑟瑟发抖的老人和孩子。
古锦岩亲自走进帐篷,轻声安慰着百姓们。
她的声音带着坚定与温暖:“大家不要担心,这场雨虽然来势汹汹,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熬过去。”
此时,李婶抱着一岁的孩子坐在帐篷角落,脸上满是疲惫。
看到古锦岩,她忍不住泪流满面:“大人,家里都塌了,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啊?”
古锦岩蹲下身,握住李婶的手,微笑着说道:“放心吧,李婶。
只要我们人还在,家园就可以重建。
今晚先好好休息,明天我们会想出办法,一起渡过这个难关。”
深夜,古锦岩安排好百姓的安置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仓库和重要建筑的工地。
她招呼工匠们带上工具,逐一检查仓库的支撑架,生怕一丝一毫的松动会导致粮食的损失。
仓库内,一些工匠顶着倾盆大雨忙碌着。
有的人用木桩加固墙体,有的人用麻绳绑紧支架,确保所有建筑都能在暴雨中屹立不倒。
古锦岩始终与他们一同奋战,雨水从她的脸颊滑落。
但她毫不在意,认真地检查每一处加固的部位,直到确认万无一失才放心离开。
清晨,大雨终于停歇,但赫沙城的重建工地已然满目疮痍。
古锦岩顾不得休息,早早便召集工匠和工头们开会,商讨应对雨季的对策。
她环视着面前疲惫的工匠们,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这场大雨让我们明白了,光靠土墙和泥地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加固基础,才能抵御接下来的雨季。”
工头们纷纷点头,有人提议道:“大人,不如我们在地面铺设砂石,减少泥泞,也方便百姓行走。”
古锦岩思索片刻,果断地拍板道:“很好,砂石铺路是个好主意。
另外,我们还要把所有建筑的地基加高,防止再被雨水冲毁。”
她又指挥工头们制定分工计划,一部分人负责搬运砂石,一部分人负责地基的加高和加固。
其他人则继续巡视,检查是否有其他需要修缮的地方。
百姓们听闻古锦岩的安排,逐渐从绝望中振作起来。
唯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自然的挑战。
于是,工地上迅速恢复了生气,大家顶着小雨,投入到忙碌的重建工作中。
一群壮汉肩挑砂石,步履坚定地走向工地。
砂石被一层层铺在泥泞的道路上,每铺一段,便用重锤压实,将碎石稳稳地嵌入地面。
古锦岩也在工地上亲自参与,手持锤子,将砂石敲实,每一下都敲得坚实有力。
她的手掌被磨出了红痕,但她毫不在意,只顾继续工作。
百姓们见到她亲力亲为,也都深受鼓舞,纷纷加快了手中的活计。
“古大人,您也歇一歇吧,这种粗活我们来做就好!”一位年长的工匠关切地说道。
古锦岩笑了笑,挥手道:“一起加油,大家团结一心,赫沙城才能早日重建。”
另一边,工匠们忙着加高房屋的地基。
他们将砖石一块块堆叠,在原有的地基上加高出一层,确保新建的房屋不再被雨水冲毁。
古锦岩走上前去,亲自检查每块砖的稳固情况,发现有些地方因泥土湿滑而松动。
她立刻指示工匠们将湿土挖出,填入砂石以增强稳定性。
在修建城墙时,工匠们遇到了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