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若非魔佛波旬代表欲界参与,也不需要这么多佛门高僧出面,佛牒这支天降圣器,在这个过程中不一定比魔佛波旬重要。
所以,在欲界不会参与下一届的前提下……
法藏论道可以让后辈参与。
像天佛尊他们这些前辈作为公证者,比自己上去辩法合适。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他们这一代都给九界佛皇卡那了,弃教存法还不够,直接教法皆舍,代表其境界已至一定高度,哪怕换题目也很难辩赢。
既然自己修持不够,那便等后来人。
另外,姬青阳与摩诃涅的收获,比起其他人是要高上不少。
前者对佛门各脉了解不深入,此番真正深入了解,拓展了眼界,心境修为小有提升;后者同样借着机会印证自己的道路,未来大道可期。
十年时间,欲界并未直接兴兵,回到欲界的魔佛波旬亦未选择报复。
要么是因为论法认败致使心境有缺,要么就是酝酿更大的阴谋,佛门众人猜测,或许两种可能皆存在。
至于魔佛波旬向善这种可能……
不可能。
在苍皇看来完全不可能,因为他的道路已经将他局限在内中,无法勘破无法解脱,失去本来面目。执着不一定是坏事,但也不一定是好事。
还有一点,姬青阳曾反复进行推衍,根据已知信息结合“剧情”信息,得出玉菩提与魔佛波旬关系匪浅。
然而魔佛波旬却好像与其不熟。
正因如此他才觉得魔佛波旬失去本来面目。
事到如今已经不重要,其身上罪业,若是进行审判足够他死一万次。
而姬青阳亦未询问过玉菩提,没必要,在欲界主动与轩辕皇朝起冲突前,轩辕皇朝不会干涉佛门与欲界的道争。
或许,当初法藏论道最后一题,可以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空有之辩是个不错的论题。
但过去的已经过去,等十甲子之后,让那些后来者辩也可以。
佛牒就这样被安置在鹿苑,除了玉菩提前往菩提界外,其余人各自回返,包括姬青阳都回到了轩辕之丘。
从地纪六百四十年到六百五十年,轩辕皇朝的调侯工作大功告成。
往后,便无需再这样大动干戈,寻常先天人根据《黄天乾象历》,对时令进行矫正即可,除非发生波及整个神州的旷世大战。
…………
地纪六百五十年,这一年,包括轩辕皇朝在内的各方势力都完成「调侯」。
大事没有,局势依旧维持在斗而不破。
佛门与欲界的道争仍是主旋律,但双方都没选择腾出手直接开战,法藏论道结束,道争重新回到基层与中坚的交锋碰撞。
儒门与道门较之从前基本没有变化,前者一心在发展教育,后者在研究项目下苦功。
江湖上还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