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疆的这段时间,公事苍皇没少做,那是责任,私事严格开始就做了一件。
事实证明,不将人放一起能免去诸多麻烦。
放在一起就看个人本钱,恰好姬青阳本钱十分雄厚,将人睡服同样能免去麻烦,第一次成功后面就轻车熟路起来。
双修,精气神三元皆要参与,有裨益的同时心神亦会因消耗感到疲惫。
不过姬青阳自己是没有感受到任何压力。
甚至研究过「不死之身」。
有点东西但不多,以《形坟》归入句芒相算是进行补充,不如《五帝大魔神通》好用,他自己取名字那是纯致敬,前人取名字,苍皇表示自己不好评价。
问题不大。
“嗯?”
将夏戡玄送来的书信拆开,取出信纸,姬青阳先是一怔,确定自己没看错上面的内容后,朗声笑道:
“好!好!好!老兄可算是踏出这步了,还有儒门这套次第,更是精妙!”
半步真仙就是当今天下顶级战力,强如轩辕皇朝此前也就只有三位,阳禽天堂鸟不算,而今终于有了第四位。
没有经历缔魔剑之祸的蔺天刑,沉下心来借他山之石,未尝不能攻玉。
闭关千载,皇天不负有心人,一朝功成。
好!
无论站在皇朝立场,还是兄弟立场,此刻苍皇的喜悦皆发自真心。
小学,中庸,大学,最后一步该是圣人。
道称仙祖儒称圣,佛称世尊凡称王。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
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成就大同,与道相同。其中还包含了逆反先天的部分,然而只记录在总纲。姬青阳不用问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因为自己那位老兄还没有到那个境界,所以哪怕有推测,也没有写下来。
没有事实依据的猜想会误人子弟。
姬青阳将书信又翻了一遍,给事情定了性:
“夏戡玄说的不错,这「创道者」之号老兄他承定了,我说的,儒门不愿归附又如何?天下儒门往后谁不按这一套来,他就不是儒生。”
“夏执首在书信中说了什么?”此时玉冰莹也看到君轩辕的书信。
两人谈论的话题在伐天虹看来比较高深。
所以她只听不插话。
被拆阅的书信被姬青阳送出:“你自己看。”
接过书信,在床榻上坐起,随手取了件轻纱披在身上。
玉冰莹反复看过三次后,称赞道:“好!”
“无怪夫君这般开心。”在翻阅第四次的同时元妃顺便复盘局势——
“承自复圣一脉的学海无涯,承自会圣一脉的世外书香。前者以六艺延伸出六部,以九经作为传承;后者,九代令公不值一提,但那位圣夫子品行确实无可挑剔。”
“两者与承自元圣一脉的儒圣明德,于地纪二百五十年,三分儒门天下,令神州儒门进入到三圣并称的年代。”
“而后儒圣明德跟随皇朝改革,多年来,势力已经超过复圣与会圣。”
“如今这步,两脉无论是否愿意皆要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