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唐皇钦派的高僧、恩赐的御弟,和女国太尉在王宫花园幽会,欲行苟且之事……
关键是,还被国王逮了个现行。后面的女使,少说跟了二十个。
他都不知道这话传出去,能演变出多少花样。光是民间书生的话本子,都够他喝一壶的。
他死了不要紧,皇帝的面子往哪里搁?会不会牵连他的师傅和师兄弟们?……
玄武门之变,陛下连亲兄弟都不放过,更何况他这个罪人的同门?
……
“御弟哥哥,你受惊了。”国王不知何时走到了唐僧面前,把唐僧轻轻从假山旁搀起。
“陛、陛下,贫僧失礼了!”唐僧慌忙就要下跪。
却被国王坚定有力的手臂稳稳的扶住了。
“御弟哥哥,无须多礼……”国王柔声道,说完,也不看太尉,冷声道,“把花太尉,给寡人请下去!”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国王知道唐僧不喜欢让人拉扯,松了手,请他到亭中石凳坐下。
大女使飞云连忙在对面的石凳铺了个软垫子,请国王也坐了。
国王轻轻一颔首,十来个捧着杯盘碗盏、拎着食盒的女使有条不紊的上来摆饭。
另一个大女使追云早就把桌上和地上的纸张捡了,一张一张展平放好,双手递还给唐僧。
唐僧起身接了,愈发诚惶诚恐的念佛、道谢,才坐回去。
国王柔道:“你们几个今天来传膳的,方才可看见了什么不曾?”
那众女使都觉得脊背一麻,忙道:“不曾看见。”
大女使追云道:“都管住自己的舌头,谁若是无中生有、造谣生事,伤了朝堂的和睦,脑袋就要搬家!”
众女使都道“是”。
唐僧本就惊慌失措,听了追云的话,更觉得是意有所指。
严令女使闭嘴,不是为了他唐三藏的名声,而是为了朝堂和睦。换句话说,就是怕伤了君上和下属的感情。
唐僧偷偷看了一眼国王。
国王挥了挥手,叫人都下去,显然并没有反对追云的意思。
果然,她也怪我吗?
唐僧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之中:
你这轻浮愚钝的和尚,怎么就不能多长点心眼!
身在女国,怎么就不知道谨小慎微呢!
如今坏了名声,吃罪女国君主,你有何颜面再去西天,又有何颜面再回东土!
国王见唐僧只是怔怔的发呆,对唐僧笑道:
“御弟哥哥,用晚斋了不曾?”
“回陛下的话,”唐僧慌忙起身,“已经用过了。”
“不需多礼,快坐下。”国王轻轻招了招手,“寡人批折子忘了时间,倒还没用,你再陪寡人用些可好?”
“是,贫僧遵命。”唐僧恭恭敬敬回了话,这才坐下。
国王受一国供养,她的餐桌上,按理来说应当是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无一不有。
可唐僧看去,不过廖廖十几道素菜。虽然是样样精致、种类也算繁多,却实实在在是一点荤腥也不见。
他不禁疑惑道:“陛下,今日茹素吗?”
国王笑道:
“非也!
“寡人今日原本请了花太尉在望月轩中饮酒,批完折子去寻她赴约,却不见其人。阖宫上下都问了,不知其踪。
“寡人想着,晚间还与御弟哥哥有约,恐怕耽搁了,就吩咐传膳到御花园。想着你的忌口,这才只叫传了素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