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发现,虽然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新的老师也加入了进来,但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一些孩子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新知识时感到非常吃力,成绩提升缓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叶立航和吴林决定在课后为这些孩子提供额外的辅导。每天放学后,他们都会留在学校,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然而,长时间的工作让他们身心俱疲,吴林的身体逐渐出现了问题,叶立航也因为劳累而时常感到精神不振。
但他们没有放弃,依然坚持着。为了让辅导更有针对性,他们对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然而,新的困难又出现了,一些孩子因为家里离学校较远,参加课后辅导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家长也担心孩子回家太晚影响休息。
叶立航和吴林经过商量,决定采取上门辅导的方式。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走进孩子们的家中,为他们辅导功课。但这又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有时候一天要跑好几家,连饭都顾不上吃。
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些孩子存在心理问题,比如自卑、孤僻等。这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为了帮助这些孩子,吴林专门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尝试为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叶立航则积极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他们还发现学校的课程设置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孩子们的多元化需求。于是,他们决定引入一些特色课程,如编程、手工制作、科学实验等。但这些课程需要新的教材和教具,而且老师们也需要重新培训。
为了筹集资金购买教材和教具,叶立航和吴林再次发动社会力量,向企业和公益组织寻求帮助。经过努力,他们得到了一些物资和资金的支持。然后,他们组织老师们参加线上线下的培训课程,提升老师们的教学能力。
然而,在特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一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维修困难;老师们对新的课程内容掌握不够熟练,教学效果不佳;孩子们对某些课程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等。
叶立航和吴林不断地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亲自参与设备的维修,与老师们一起备课、研讨教学方法,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课程内容和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兴趣爱好也得到了培养,但他们的努力并没有得到所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些家长认为这些特色课程会影响主科的学习,对孩子的升学没有帮助。
叶立航和吴林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向家长们解释特色课程对孩子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他们用实际案例向家长们展示孩子们在这些课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发现学校与外界的交流太少,孩子们缺乏开阔眼界的机会。于是,他们联系了城里的学校,组织校际交流活动。但由于交通、经费等问题,活动的组织面临诸多困难。
他们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支持,争取到了一部分交通补贴。同时,他们自己也想方设法节省开支,确保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交流活动中,孩子们看到了城里学校的先进设施和教学方法,感受到了差距,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活动结束后,一些孩子出现了心理落差,对自己学校的条件感到不满。
叶立航和吴林及时对孩子们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他们告诉孩子们,虽然现在条件艰苦,但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在为乡村教育付出的过程中,叶立航和吴林的家庭生活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陪伴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孩子对他们充满了抱怨,父母也为他们的身体担心。
但他们深知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家人最终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孩子也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关心乡村教育,主动为弟弟妹妹们辅导功课。
未来的日子里,叶立航和吴林依然会坚定地走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