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初见晴雯,就对这个小姑娘青睐有加。晴雯不仅聪明伶俐,相貌更是在众多丫鬟中脱颖而出,尤其是那一手精湛的针织技艺,更是令人赞叹不已。贾母心想,如此优秀的女子若能留在宝玉身边伺候,日后必能成为他得力的帮手。于是,贾母特意将晴雯安排到了贾宝玉的屋中,心中暗自盘算着让晴雯将来成为贾宝玉的屋里人,甚至有望晋升为姨娘。而这一计划,在后来王夫人将晴雯逐出荣国府,并向贾母禀报此事时得到了印证。当时,贾母态度鲜明地表示了自己原本对晴雯的期望与安排。
与晴雯有所不同的是,袭人同样是被卖入贾府的,但她尚有家庭,家中还有哥哥和母亲相依为命。想当年,袭人的家境极为贫寒,为了全家人能够生存下去,无奈之下只得将袭人卖掉以换取些许生计。可以说,这也许是袭人家当时所能做出的最佳抉择。倘若他们没有忍痛割舍袭人,那么极有可能一家人都会面临饥饿的威胁,不仅袭人自身难以存活,就连她的哥哥和母亲恐怕也难逃厄运。
袭人和晴雯二人起初皆为贾母房中的婢女,然而她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袭人乃是贾母屋中八位大丫鬟之一,每月所领的月例银高达一两之多。相比之下,晴雯稍逊一筹,属于贾府中的二等丫鬟,其月例仅有区区五百钱。
曾经,王夫人与晴雯有过一番交谈。当时,晴雯明确表示自己乃贾母之人,仅仅是被安排至宝玉房中罢了。那么,为何晴雯身处宝玉屋内,却坚称自己归属贾母呢?其中缘由在于晴雯的月例费用始终计算于贾母屋中。既然薪资由贾母屋发放,那晴雯自然便算作贾母屋里的人。这种情况其实与袭人如出一辙。尽管袭人作为贾宝玉身边的贴身大丫鬟,可在王夫人尚未更改其月例发放方式之前,她的工钱依然出自贾母屋,因此也理应视为贾母的人。不过,待到王夫人将袭人的月例来源变更为自个儿的月例支出,且不再从贾母屋支取时,袭人便开始宣称自己是王夫人的人了。此后,若遇事务处理,袭人甚至无需向贾母禀报请示。
袭人原本每月的例钱都是由贾母那边发放,然而如今情况有变,袭人的月例不再从贾母屋里支出了,这也就意味着袭人从此与贾母再无关系。既然如此,按照常理来说,王夫人理应像王熙凤所提议的那样,干脆利落地给袭人开脸,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妾室。要知道,在那个时代,男子在迎娶正妻之前先行纳妾并非罕见之事,而且书中也早有类似的前例可循。
就拿薛蟠来说吧,他当初费尽心机将香菱抢夺到手以后,很快就被香菱的美貌所吸引。而薛姨妈见到香菱不仅容貌出众,性情也是温柔可人,于是顺水推舟地将香菱许配给了薛蟠,并亲自为其开脸,甚至还大张旗鼓地摆下酒席、举行仪式,就这样,香菱得以拥有了姨娘的正式名分。这件事情可是发生在薛蟠尚未娶妻成家之前呐!
由此可见,贾宝玉在尚未婚配之时,完全具备条件给予袭人一个正式的姨娘身份。可令人费解的是,王夫人对此始终态度暧昧,并未采取实际行动。她给出的理由倒是有三条:其一,觉得他们二人年纪尚轻;其二,声称贾政不会应允此事;其三,则担心一旦袭人获得正式名分,恐怕会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再规劝宝玉,而宝玉也可能因此愈发不听劝告。虽说这三个理由听起来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但实际上,这些恐怕都不是王夫人心底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顾虑所在啊。
当王夫人向贾母禀报自己相中袭人的时候,她言辞恳切地说道:“况且那些稍有能耐之人啊,难免会有些不着调的地方。老太太您是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识过的呀!”王夫人这番话看似轻描淡写,但其中实则暗藏玄机。原来,在这偌大的贾府之中,曾经发生过这么一档子事儿——某位丫鬟因其过人之处而得到了正式的姨娘名分。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如众人所期望的那般美好,这位获得名分的丫鬟渐渐变得行事乖张、颇有歪调。
如今,王夫人虽已默认将袭人设为宝玉的姨娘,并悄悄给她涨了工钱,可为何迟迟不肯赐予其正式的名分呢?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王夫人心中的顾虑正源于此。她担心一旦正式赋予袭人姨娘之名分,袭人或许就不会再像当下这般全心全意地为宝玉打算,也未必还能不遗余力地规劝宝玉走上正道了。毕竟,名分这东西一旦到手,人的心态往往容易发生微妙的变化。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王夫人真的让袭人成为了姨娘,那么从此以后,袭人便不再仅仅属于贾母或者王夫人,而是彻彻底底变成了贾宝玉的人。如此一来,王夫人对于贾宝玉房内之事的话语权将会大打折扣,对袭人的掌控更是难以做到全面且深入。所以,综合考虑之下,王夫人才决定暂时搁置授予袭人正式名分一事,以待日后观察局势再做定夺。
王夫人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将袭人的月例从自己每月的份额中拨出来发放。这样一来,袭人便与王夫人产生了直接的经济关联,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王夫人的“心腹”之人,并受到其掌控。然而,王夫人却并未给予袭人正式姨娘的名份,这其中实则暗藏玄机。
表面上看,王夫人似乎是为袭人设置了一段为期数年的“考察期”,意在观察她在此期间的表现是否能够符合姨娘的标准。但若深入剖析,便可发现此举更多的是为王夫人自身考虑。通过这种方式,她既能够牢牢把控住袭人,又不会因过早给予名分而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或制约。
对于贾宝玉而言,母亲的这番安排无疑赋予了他极大的选择权。倘若袭人在这段时间内表现出色、尽善尽美,那么将其纳为姨娘自是水到渠成之事;可一旦袭人稍有差池,行为出现偏差或者心术不正,王夫人便能轻而易举地将她打回原形,依旧视其为普通丫鬟来处置。
透过此事,不难看出王夫人为人处世的谨慎态度以及深沉的心机和城府。同时,我们也深切感受到她作为母亲对儿子贾宝玉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煞费苦心的谋划。她希望通过这种巧妙的手段,既能为儿子挑选到称心如意的侍妾,又能确保整个家族内部秩序井然、稳定和谐。。
然而,据王夫人所言,那些有些能耐但行为乖张、不循正道之人,十有八九便是那赵姨娘了。毕竟,赵姨娘就如同一个活脱脱的反面教材摆在眼前,这让王夫人无论怎样都绝不愿看到类似的闹剧再度于自己儿子身上上演。
要知道,身处这父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之中,所谓“父母之命”,实则更多地指向父亲的命令。贾政已然明明白白地表示,他心中已有属意之人,并言称再过两年便将其收入房中。面对如此情形,王夫人又怎会去忤逆夫君之意呢?更何况,对于像袭人这般主动攀附主子、妄图以色诱人的卑贱婢女,着实不值得王夫人大动干戈与自家相公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