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妙法莲华经 > 第86章 第86集《妙法莲华经》

第86章 第86集《妙法莲华经》

子二、重明果德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九十一面,我们看子二的“重明果德”。

这一段是佛陀为阿难尊者的授记。前面是长行,这以下等于是一个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意,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 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 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 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 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 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 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 种佛道因缘

重颂当中,先是一个总标因果。

说,“我今僧中说,阿难持法者,当供养诸佛,然后成正觉”。他的因地。阿难因地是什么呢?作为一个持法者,阿难尊者的因地,他发的菩提愿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每一个人都要发菩提愿,但是实际地落实到因缘所生法,他的角色是什么?就是护持法宝。古代没有所谓的录音机、录影带,完全靠背诵,所以他必须要怎么样?博学强记。他的记忆力要特别好,而且要广学多闻。所以他能够在佛陀应身佛灭度以后,把它背下来,然后把它整理成法宝而流通后世。他就做这件事情。有这么一个因地,然后呢?然后就成就他的佛身净土了。

我们看他用这个法宝流通的一个因地,他是怎么样去庄严净土的。这以下有六段,别示他的果德:

第一个,讲到正报的佛号。“号曰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他成佛的因地就是靠他的智慧,多闻的智慧,所以他的智慧如山之高,如海之深,而且能够各种地善巧变通来度化众生。

第二个,依报国土。“其国土清净,名常立胜幡,教化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他因地护持法宝流通,所以他在果地的时候,就招感很多很多有大智慧的三乘弟子往生到他的国土去。

第三个,我们看他的名称普闻。“佛有大威德,名闻满十方。”这尊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会引起十方诸佛的辗转赞叹,就等同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依报正报的功德,就得六方诸佛赞叹。他等同是这个意思。

第四个,寿命久远。“寿命无有量,以愍众生故,正法倍寿命,像法复倍是。”他不但寿命长,还有他的法运也特别长。

第五个,他广度众生。有如恒河沙的众生,能够在他这一期的法运种下成道的因缘。就算山海慧自在通王佛已经灭度了,但是他这个法运一流通以后,后世众生,包括正法、像法、末法,很多人种下成道的因缘。就表示阿难尊者法缘特别的广大。

第六,诸佛赞叹。我们不跟其他人比,就跟《法华经》前面的诸声闻弟子比,我们到目前没有看到一个时间无量、空间无量的本愿功德力而创造这么一个国土,十方诸佛赞叹,寿命久远。

这个空间无量,当然对凡夫很重要。你要是说法身菩萨,他就没所谓,你诸佛赞不赞叹他都知道。但是凡夫有什么问题呢?他有空间的障碍。比方说,释迦牟尼佛如果不赞叹阿弥陀佛国土,你知道求生净土吗?你不知道。你就知道释迦牟尼佛而已,你怎么知道阿弥陀佛国土?它怎么怎么回事呢?所以,十方诸佛赞叹的结果就是,他的机,就是往生的人,特别广,来自十方世界。因为众生所在国土的佛陀有赞叹。这是第一个,他摄受的机特别广,空间广大。

第二个,我们凡圣同居土求的是什么?环境的殊胜。如果是法身菩萨往生净土,他主要是依止佛,是亲近这个人,不是外在环境,说这个国土是怎么样的衣食受用,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凡夫到一个国土去,我们不完全依止人,我们某种程度依止这个环境。因为凡夫有所住、有所得。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会影响干扰我们内心,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严的国土。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寿命。娑婆世界的坏就坏在寿命太短。你从年轻二十岁修行到现在,是你人生最精华的时代,你的智慧、人生经验最强的时候,结果呢?结果死掉了。这个分段生死把一个人的修行给中断了,这个伤害很大。所以所有的因缘庄严都是以寿命做根本,说是“寿者,福之基也”,这个有效期限很重要。所以凡夫到一个国土,他希望就是:我好不容易往生到一个国土,我希望你给我一个长远的稳定的寿命,让我能够在这个地方慢慢地增长广大。

所以阿难尊者他这个愿,某种程度跟阿弥陀佛很像,就是国中凡圣同居土特别的殊胜。“名闻满十方,寿命无有量。”这个就表示他因地的愿是时空也长,愿力也广。

子三、菩萨生疑

那当然凡夫菩萨就质疑了。就是阿难尊者,您老人家是一个初果的圣人,连四果都没有达到,您怎么就能够让佛陀授记您未来有这么殊胜的依报正报的国土呢?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那么,在法华会上当然有的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他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初发心的菩萨,尤其是凡夫的菩萨,他看事情叫做取相分别。多少人?八千人。他从外相来看,他说,阿难尊者不就是一个初果圣人吗?他只是修我空观嘛!其他法身菩萨尚且没有得到这么殊胜的成佛的记,那初果的圣人怎么能够成就这么一个时空广大的记呢?心里就产生怀疑。

既然大家有怀疑,佛陀必须解释了。我们看佛陀怎么解释。

子四、发迹释疑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这段是佛陀释疑。前面的疑惑,就是阿难尊者这个因小果大,说因果不符,佛陀就解释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他能够得这么殊胜的记。

尔时世尊知这个初心菩萨心中的念想,就告诉他们说,善男子!你们要知道,我与阿难等(这个“等”就不知道包括谁,总之不止一个人),是在空王佛所同时发菩提心。释迦牟尼佛跟阿难尊者曾经是同学。当然这个空王佛距离现在是很长远,应该是比大通智胜佛还长远,因为释迦牟尼佛在大通智胜佛的时候已经是法身菩萨了,应该不是凡夫了,所以他们在凡夫的时候就是同学了。

但是,修学有所偏重,阿难尊者“常乐多闻”,他广学多闻,喜欢研究教理;而释迦牟尼佛“常勤精进”,喜欢实践六度万行。所以我快速成就佛道,而阿难尊者因为常乐多闻,所以护持我的法藏,而且将来也要护持诸佛的法藏,来教化后世的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就开迹显本。就是阿难尊者,你可别看他今生的迹门,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已经是法身菩萨了。

关于这一点我们解释一下。蕅益大师在《楞严文句》上,就讲到多闻跟精进这两个差别。阿难尊者示现堕入淫室,蕅益大师在《楞严文句》也提到这一点。就是阿难尊者过去多闻,所以就只证初果;佛陀因为精进,所以成就佛道。那蕅益大师就提出一个问题了,那这样子讲的话,多闻难道不及精进吗?你这样多闻,结果今生成就初果;释迦牟尼佛精进,今生成就佛道。

蕅益大师说,这不能比况。蕅益大师说,多闻乃入道之本。所有的修行都要有正见,哪有人说你开始发心就开始修行呢?那么阿难尊者的问题不在于多闻,而是一向多闻,多了一个“一向”。就是你不能只有多闻,你要通过多闻依教起观。不是多闻出问题。他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佛法的修学是没有正见做基础的。

诸位你看看《楞严经》的五十阴魔你就知道,《楞严经》讲到知见与精进两个观念。就是说你要精进,你一定要有知见,正确的知见,要不然你就懈怠放逸,也没关系。在《楞严经》五十阴魔讲到,全世界最可怕的就是这个人愚痴,没有正见,然后非常精进,这最可怕,全世界最可怕。就是他不学教理,但是事修很强。就是你今天在高速公路开车,你不知道怎么开,你慢慢开,就什么事都没有。就是你这个人也没有学教理,但是你也不是很用功,你一天就念念佛号,没有很精进,你也无所求,什么事都没有,叫做栽培善根。但是,如果你没有正见,你越精进越糟糕。就是你不会开车,你又开快车。那你一旦堕入魔道以后,叫做失菩提种,这个问题就严重了。你懈怠,你菩提善根还在;你起邪见,落入外道种性,就把你过去所学的佛法的善根全部破坏了。所以这个邪见的可怕,是比破戒、比懈怠还要百千万倍的可怕,因为它从根本上去翻转你的思想,根本上翻转。

所以蕅益大师是说,你千万不要以为多闻不好。阿难尊者是不应该只有多闻,问题出在这里,他应该把多闻跟精进加在一起。那么释迦牟尼佛精进,他一定有多闻做基础。这个地方蕅益大师特别地强调,恐怕大家产生误解。

子五、显本述叹

这地方作一个总结。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

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希有 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 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 护持诸佛法

那么,阿难尊者在佛前听到佛陀给他授这么殊胜的正报跟依报的庄严以后,他可以说是心愿满足了,而且“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在这个欢喜当中,他突然间回光返照,他把他过去所学的无量千万亿诸佛的法藏,突然间重新忆持,而且通达无碍,对义理也通达无碍,就好像今天刚听到一样。他把他过去的本愿开始重新忆念。

他这么一忆念以后,他就讲出一个偈颂:“世尊甚希有,令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就是佛陀的智慧是不可思议,佛陀的权法实法这两种智慧不可思议,他能够在一瞬间马上启动我过去的善根跟本愿力。我现在对成佛之事已经完全坚定,没有任何疑惑了,内心安住佛道。我今生是示现做一个侍者(因为做侍者有个好处,要经常跟在佛的旁边,佛陀说什么法,说过什么话,他记得清清楚楚),所以依止这个侍者的方便来护持法藏、来流通法宝。

这个地方祖师解释说,他能把前面的思想拿出来,是因为菩提善根,说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

就是说,诸位,你修的很多法门,布施也好,持戒也好,忍辱也好,有可能会流失掉,因为那是因缘所生法,生灭法。比如你今天做义工,你也没有发愿,你也没有智慧,你就只是去做义工,你可能依止的只是一念的慈悲心;这慈悲心跟真如是没有关系的,完全没有关系的。这是人性,人性有善,你一直用人性的善良面去做义工。你用人性来修学,做义工让你生天,然后从天上下来以后,就完全跟你现在一样,恢复地没有什么差别了,因为你用人性的善良面去做义工。

但是,你用佛性做义工,你跟别人会不一样,你是用清净心菩提愿在做义工,你是用摩尼宝珠在做义工。这个时候成就的善根力,可能会让你一时忘失,就是死亡以后我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它没有失掉。只要未来你有因缘,遇到佛陀或者法身菩萨点拨你,你马上就恢复功力了。

这个就是说,你今天用菩提善根在做事,跟用人性的善念去做事,那就不一样。一个是因缘所生法,一个是真如本性。当然,因缘所生法也很重要。你也不能说,因为我有菩提善根,我就整天坐在家里面我就忆念真如,什么事都不做。那你叫做执理废事。摩尼宝珠不是拿来看的,要拿来交易。你要把它丢到因缘所生法去交易,那权法跟实法要互动。

所以阿难尊者的菩提本愿,因为佛陀的这么一个加持,马上恢复起来,就跟今天听到一样。

最后我们来解释阿难尊者的多闻第一,作一个总结。

在《贤愚经》有弟子问佛陀说,阿难尊者他老人家怎么一入耳根永远不忘呢?他多闻第一是怎么回事呢?

佛陀就说,过去有位老比丘收了一个小沙弥,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他规定这个小沙弥每天做两件事:第一个,要背诵经典;第二个,每一天早上要出门托钵。出门托钵跟我们自己煮菜就不一样,因为你时间没办法掌控。有时候遇到好因缘托到钵,有时候托钵就是一无所得。有一天他托钵的时候,就托了很久才托到钵,回来吃完饭以后,他时间就很短了,所以老比丘规定的功课就没办法完成了,隔天就被老比丘诃责。

小沙弥被诃责以后就很沮丧。托钵的时候有个大富长者看到以后说,欸,你今天好像心情不太好。小沙弥就如是如是地禀告。大富长者说,没事!以后你一托钵就到我家来,我长期地护持你,让你顺利地托钵,然后你有充分的时间去背经典。所以他以后的功课就进步很快。这个老比丘是谁?燃灯佛的前身。这个小沙弥是谁?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大富长者是谁?阿难尊者的前身。

所以这个本愿力很重要!就是说,阿难尊者他重点不在于供养他东西,他重点是在护持这个小沙弥能够背诵经典。就是你的发心,你的本愿力是护持正法,你跟正法结下善缘。所以你后世,只要一听闻佛法,诸法因缘生嘛,你的缘好,马上这个法就能够安住在你的心中,不退失掉。

这个讲到阿难尊者多闻的因缘。阿难尊者的授记我们就到此结束。

癸二、记罗睺罗 分二:子一、长行授记;子二、偈颂重明

子一、长行授记

尔时,佛告罗睺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授完阿难尊者记以后,就开始为罗睺罗尊者授记。说罗睺罗,你来世当得作佛,你的佛名“蹈七宝华如来”。这个“蹈”就是实践,指的他因地的修学;“七宝华”是指的他果地的功德。就是说,罗睺罗尊者在因地的时候,广学大乘的戒定慧,所以果地上招感了如七宝莲花的依正庄严,叫做“蹈七宝华如来”。也是十种德号,应供、正遍知乃至于世尊。这是他的果地的功德,正报的功德。

这以下因地。那么他因地是怎么修的呢?

他要供养十个世界的微尘等数的诸佛如来,这相当多;而且“常为诸佛而作长子”。他就是生生世世发愿,我就做诸佛的长子,就像今生的释迦牟尼佛在世一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画风格格不入的我一定搞错了什么诡夜世界,我能看见别人血条D级废物向导,被S级哨兵们疯抢原神:风与岩的相遇港片:扎职洪兴,开局推蒋家妻子的秘密:一位丈夫失忆后的谜情追踪民间怪谈之缝尸人不正经修仙:开局偷听合欢功妙法莲华经星际:绝嗣指挥官被撩的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