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跟许良正面对上了,名声恐将不保。
女帝萧绰心下大定,靠坐椅背,嘴角噙笑。
出兵韩国的理由是许良找的,他亲自下场,稳了!
许良起身,“其一,冯大人方才说韩国与大乾素来交好,此话不对。
武隆十一年、丰祥四年,彼时我大乾势弱,遭列国排挤,韩国与魏国勾连,进犯我大乾边境。
大乾的宛梁城也被韩国无耻占据,后经武帝、文帝两代明主先后两次大战,这才站稳脚跟……”
此言一出,在场群臣嘴角抽动,忍不住看向许良。
大乾跟韩国为数不多的战争也就这两场了。
但实情是武隆十一年的那场大战是大乾挑起来的,丰祥三年大乾跟魏国交战吃了亏,转身攻韩找补回来。
经许良这么一说,大乾顿时就成了弱势、委屈的一方!
冯源听到许良如此说,不由皱眉:“你这是颠倒黑白!”
“颠倒黑白?”许良冷哼,“吴大人编纂的《乾史》、《晋尸》写得分明,冯大人难道不看的吗?
还是说冯大人在质疑吴大人?”
大学士吴明闻言,面色立马不善。
做学问的别的都可以忍,独独不能接受旁人对他治学、研史的质疑!
再说了,编史料这种事自然是谁编的就向着谁的。
他吴明堂堂大乾人,难不成编史料说大乾无端生事,举不义之兵?
必须不能够啊!
许良呵呵一笑,“其二,刚才胡将军已经说了,韩国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们的坏,是随根的!”
“昔年未有三晋时,古晋国动荡不休,我大乾穆王助晋襄王回国登基,约定事成之后割河西之地的城池给大乾。
晋襄王登基之后本想履行诺言,却被韩智子挑唆,背信弃义,坏了乾、晋百年之好!
后晋国大旱,又是我大乾顺河水而下,运粮贱卖,以救晋国百姓,是为白帆之义……
可后来呢?
大乾次年大旱,晋国丰收,晋襄王再次听了韩智子的话,拒绝相助大乾。
韩智子无耻小人,让我大乾平白失了城池,死了无辜百姓!”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韩智子无耻小人,其后代更是无耻,竟以家臣之身,篡主夺位。
此等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我大乾作为苦主,出兵伐乾,有何不可?”
说到这里,许良躬身朝向萧绰,“微臣斗胆恳请陛下发兵攻韩!
上为苍生大义,好教世人知道王道天命,烈日昭昭。
中为警示世人,为人、处事、治国当持正道,守信誉。
下为报我大乾穆王之仇,也为古晋讨回公道,让世人知道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这套说辞赫然是他先前用来说服萧绰的,此时被他再次拿来用,效果自是非同凡响。
群臣议论纷纷。
“不错,我大乾穆王的确有过白帆之义,晋襄王也的确言而无信!”
“因晋襄王出尔反尔,我大乾先后五代明君都要拿回河西之地,前后死了二十多万的将士,韩智子是罪魁祸首!”
“韩国也是小人之国!”
“出兵伐韩,我大乾占据道义!”
“……”
群情瞬间激愤起来。
不少原本反对伐韩的大臣开始动摇。
既为大势,也为心底的那份大义。
言而无信,以下犯上,无德无义……
这样的“小人国”,讨伐起来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
不少人看向许良。
谁也没想到,长安城里鼎鼎有名的纨绔子,居然是如此一个忠君为国的伟男子!
为了替大乾祖上祖上报仇,他竟把两百多年前的旧账都翻出来了!
冯源更是目光骤缩。
他心生一股不妙之感。
难不成换国计真是许良想出来的?
不然他何以说出如此慷慨激昂、蛊惑人心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