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玿回了谢府,听说资良瑜与谢伯远又被谢皦自然地拘在学堂听课,哭笑不得。
伯远也就罢了,现在正是发奋的时候,怎么资良瑜也陪着胡来?
于是谢玿吩咐下去,往后资公子不必治学,随后轻车熟路来到学堂。
堂上先生瞧见了谢玿,正欲行礼,谢玿抬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而后自学堂后进入,走过资良瑜身旁时,与资良瑜相视一笑,最后在谢伯远身旁坐下。
谢伯远一偏头,便看见了谢玿,一惊,不由得有些紧张。谢玿轻声问道:
“听得懂吗?先生讲课随着姐姐的进度,我想对伯远来说有些吃力。”
伯远不好意思说不懂,低声回道:
“见过叔父,先生讲的,伯远虽不能一点就通,课下勤加练习,便可。”
谢玿笑了笑,道:
“伯远勤奋,有心即可。”
说罢谢玿抬头,对先生说:
“今日便先到此吧,有劳先生了。”
先生拱手作别,谢玿起身还礼。
谢皦自觉走上前,问道:
“义父,您怎么来了?”
谢玿摸了摸谢伯远的头,笑道:
“我来瞧瞧伯远。”
而后他道:
“皦皦,明日再给伯远另请一位先生,将绿竹院旁小轩阁辟出来,与他治学。”
“这是自然,今日已着人物色先生去了。”
谢皦答道,她略一思索,笑着对谢伯远道:
“小轩阁好,旁倚竹林,后接碧鲤池,是个研读治学的清静风雅之地。前三季风林雅致,而冬日白雪,别有风趣。”
谢玿见谢皦面面俱到,倍感欣慰,感慨道:
“皦皦思虑周全,是我不可比。”
“那也是义父教导有方。”
谢玿笑了笑,蹲下身子,柔声问谢伯远:
“伯远,可选好了院子,喜欢哪处?”
谢伯远略显拘谨,小声回话:
“回叔父的话,伯远觉得绿竹院清幽宁静,绿竹院便好。”
谢玿知谢伯远可能并非喜欢绿竹院,只是怕麻烦,故如此。谢玿也不强求,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道:
“你喜欢就好,叔父家就是伯远的家,你想如何便如何。”
随后他起身牵着谢伯远的手,对谢皦道:
“我陪伯远在府中四处逛逛。”
“也好,义父作伴,是最好不过的了。”
资良瑜在一旁静静看着,谢玿突然回头,笑着问他道:
“与我一道吗?想来你我相识十余年,我未曾好好领你转转谢府。”
谢伯远抬头看着两人,见良瑜小叔叔笑容温柔,又不免看了看谢玿,叔父亦是如此。
谢伯远心道,君子之交,知音相惜,莫过于此。
若他也能遇此良人,此生无憾。
资良瑜朝前走一步,来到谢玿身旁,道:
“走吧。”
晚膳时,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美美地用了膳。
谢玿与资良瑜回书房时,谢皦追上来,道:
“义父,今日未曾寻着机会与您说,宫里左贵妃,请京城各家夫人与闺秀,入宫踏雪赏梅。”
谢玿疑惑,问道:
“左贵妃吗?”
“是。”
资良瑜道:
“左贵妃素来不喜大肆宴乐,也向来安分,如今一请便是京城权贵,虽说是踏雪赏梅,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谢玿补充道:
“恐怕这也并非是左贵妃的授意,只是不知他到底为了谁,意欲何为?”
宫里无太后,能使唤贵妃之尊的,只有当今圣上。思及此,谢玿眉头紧皱,心中隐隐不安。
谢皦瞧出了谢玿的担忧,安抚道:
“义父放心,女儿会万事小心。”
谢玿语气沉重,叮嘱道:
“千万要小心,皇宫不比自家府上,可以随心所欲,在皇宫,稍有差池便是要命的。”
他想了想,问道:
“明日便要入宫吗?”
“是。”
谢玿担忧地看向资良瑜,资良瑜自然而然地牵住谢玿的手,谢玿转向谢皦,自责道:
“这么急吗?怪我,平日未给你请个教习嬷嬷,仓促入宫,只怕你礼数不当,开罪于贵妃。”
谢皦此刻心情也有些凝重,资良瑜笑道:
“皦皦莫怕,左贵妃待人亲厚,且进宫有嬷嬷引路,途中也会与你说些紧要的事,不必过于担心。”
谢玿也反应过来自己让皦皦有压力了,调整状态,放松一笑道:
“我竟忘了此事,那便无需担心,皦皦,夜深露重,早些回去歇着吧。”
谢皦闻言心里松了口气,行礼告退。
谢皦一走,两人进了书房,才刚坐下,谢玿的眉头便皱起来。
资良瑜见状无奈一笑,抬手轻轻揉开他眉间郁结,声音平和,却不难听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