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997年至1022年,主要讲述宋真宗执政期间的事。这宋真宗单独拿来说,是因为这位帝王有太多的谈资了,性格也比较复杂,自身文学造诣很好,且治国还可以,算不上昏庸。另外,他还特别迷信,没有啥功绩还搞泰山封禅,却拉低了封禅的档次,自此再也没有帝王去泰山封禅了,成为了历史绝笔。另外,他和刘娥的传奇爱情故事也是家喻户晓!
这个时期,世界历史上,1000年,法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城市公社运动,市民反对封建领主,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1016年,克努特大帝占英格兰,建"北海大帝国"。
有诗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诞生了千古名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也成为至今读书人的梦想。写这首诗的就是这回要说的宋真宗赵恒。
这都要从那天太宗赵光义驾崩后说起,皇后娘娘一纸令下,让继恩公公去召见吕端大人,商量立谁为新皇帝的大事。吕端大人一听,心里咯噔一下,感觉事儿不妙,立马给继恩公公使了个眼色,说:“来来来,你跟我进书房,咱们把这事儿锁起来慢慢聊。”说完,就把继恩公公锁在了书房里,自己急匆匆地进宫去了。
皇后娘娘一见吕端,开门见山:“老吕啊,皇上驾崩了,按规矩得立长子为嗣,你看这事儿咋办?”吕端一脸正气地说:“娘娘,先皇早就立了太子,就是为了今天。现在皇上刚走,咱能违背先皇的遗愿,搞别的花样吗?”皇后娘娘一听,没话说了,只好让太子即位,这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
真宗皇帝啊,那可是个仁德宽厚、勤俭节约的好皇帝,就爱读书这一口。他手下那帮大臣,像李日方、吕蒙正、张齐贤、吕端、寇准、李沆、向敏中这些,个个都是能人,把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过话说回来,真宗皇帝也有遗憾的事儿,就是当年为了皇位,跟亲妈亲哥闹翻了,连亲弟弟和亲侄子都没落个好下场。这事儿啊,后世的人说起来,都替他惋惜。
太子即位那天,群臣都等着见新皇帝呢。吕端大人站在殿下,就是不跪拜,非要请皇后娘娘卷起帘子,让他亲眼看看新皇帝是不是真货。看完之后,他才心满意足地带着群臣一块儿跪拜。后来吕端大人病了,寇准大人就接了他的班。
那时候啊,西夏的李继迁老是不老实,一会儿叛变,一会儿投降。投降的时候,皇上还赐给他一个新名字,叫赵保吉。后来赵保吉死了,他儿子赵德明接了班。曹玮大人上书说:“咱们得趁赵德明立足未稳,给他来个突然袭击,把河西收复回来!”可皇上心慈手软,下诏招抚赵德明。曹玮大人急眼了,说:“皇上啊,您要是现在不趁他国危子弱灭了他们,以后他们强大了,咱可就没辙了!”可寇准大人呢,跟没事人一样,就是不答应。皇上听说了这事儿,吓得不行,问寇准怎么办。寇准说:“皇上您别急,给我五天时间,您亲自去澶州一趟,这事儿就妥了。”
皇上听了寇准的话,真的去了澶州。可这时候,辽国那边也不老实了,册立赵德明为西平王,还派大军来犯。边境的警报一晚上来了五次,朝廷上下都慌了神。寇准大人说:“皇上您别怕,咱们有精兵强将,您亲自出征,敌人肯定吓得逃跑。实在不行,咱们就出奇制胜,坚守阵地,耗死他们!”可这时候,有两个大臣王钦若和陈尧叟,一个说要皇上逃到金陵去,一个说要逃到成都去。寇准一听就火了:“皇上您可是英明神武,将士们也都齐心协力,您要是跑了,那不是告诉敌人咱们弱吗?敌人趁势而入,咱还怎么保家卫国啊!”
皇上听了寇准的话,决定亲征澶州。王钦若和陈尧叟因此恨上了寇准。寇准怕王钦若这家伙聪明过头,乱出主意,就把他打发到天雄军去了。契丹大军到了城下,王钦若啥招儿都没有,就知道关门念经。皇上到了澶州,契丹大将萧挞览出来查看地形,结果被咱们宋军的床子弩一箭射死了。契丹国主吓得不行,想撤军。可这时候,咱们的援军已经到了。皇上到了澶州南城,一看契丹军势浩大,群臣都劝他别往前走了。寇准大人却坚持让皇上过河,说:“皇上您一过河,咱们的军队士气大振,敌人肯定吓得屁滚尿流!”果然,皇上过河之后,远近的军队都欢呼雀跃,声震数十里。契丹人更加害怕了,派骑兵来攻城,结果被咱们的将领高琼打得落花流水。
这,就是咱们历史上着名的澶州之战。寇准大人啊,那可是功不可没!那契丹国一看宋军来势汹汹,吓得赶紧求和。寇准大人那是主张继续打的,可皇上呢,有点打累了,说:“咱不能再让老百姓受苦了,就答应他们和谈吧。”契丹那边派了个使者,带着信儿来求盟约。皇上说:“实在不行,给他们点儿钱也行,就算一百万两银子,咱也给得起。”寇准大人一听,赶紧把曹利用叫过来,私下里说:“皇上虽然这么说,但你记住,要是你给的钱超过三十万,我就砍了你!”
结果呢,曹利用真有两下子,最后用二十万匹绢和十万两银子就把事儿给摆平了。两边还约定,南朝是哥,北朝是弟,以后谁也不惹谁。这事儿一了,南北两边都消停了,这就是着名的澶渊之盟。历史对于澶渊之盟有着不同的声音,正面评价主要集中在其带来的和平、促进交流和减轻军费等方面,宋辽结束了二十五年的战争,为两国带来了长期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契机,宋朝也迎来了经济和文化的大繁荣;而负面评价则主要认为这是一场胜利却换来的是屈辱的不平等条约,跟中法战争如出一辙,是丧权辱国的行为。
自此,皇上对寇准大人那是没得说,好得跟亲兄弟似的。可王钦若这家伙,心里头那是嫉妒得要命。有一天上朝,寇准大人先走了,皇上还目送他呢。王钦若一看机会来了,赶紧上来说:“皇上,您这么敬重寇准,是因为他立了大功吗?”皇上说:“那当然。”王钦若就说:“可您知道吗,当年澶渊之战,咱们那是城下之盟,春秋时候的人都觉得这是耻辱。皇上您这可是寇准的‘孤注一掷’啊。”皇上一听,心里头就开始对寇准有点疏远了。后来,寇准大人就被罢了相,去陕州当知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