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大乾六皇子 > 第84章 秦东行省

第84章 秦东行省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李宪的命令迅速传达到各地,地方官员无不紧张,迅速展开工作,确保各地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一连串的措施加强了朝廷的控制力,朝野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地方各处都感受到了来自长安的威严。

与此同时,东南亚战场上,冯子材奉命出征,带领大秦精锐军队快速行动。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巩固现有势力,还要向更多的未归附国家发出明确信号。冯子材深知,陛下希望将大秦的威名深入四方,任何国度都不敢轻举妄动。

一天夜晚,冯子材正站在船舷上,注视着远方的夜空。南洋的海风夹杂着湿润的气息,仿佛诉说着未知的挑战。他的副将汪明红走了过来,打破了寂静。

“将军,这次出征,您认为高丽和周边那些未归附的国家会如何应对?”汪明红低声问道。

冯子材微微一笑,眼中透出坚定的光芒:“高丽已经领教了陛下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至于其他国家——只要我们展现出大秦的军威,哪怕他们心存不满,也只能选择归附。”

汪明红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敬佩的表情:“将军果然深谙兵法。大秦的军威确实无人能敌。”

“这是陛下的恩泽,”冯子材说道,语气中带着自豪,“大秦之所以强盛,不仅在于兵力强大,更在于陛下的远见卓识。如今陛下的旨意已传遍各地,各国想要挑战我大秦,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说罢,冯子材注视着远方的星空,仿佛透过这片夜幕看到了长安,看到了那位英明的皇帝——李宪。他知道,自己与这支军队的使命不仅仅是扩张领土,更是要向世界证明,大秦的力量和威严无人能挡。

与此同时,在长安的皇宫中,李宪正在与大臣们商讨下一步的策略。文武百官都围绕在龙案两旁,气氛中充满了凝重和庄严。

“陛下,冯将军已经按您的旨意出发,接下来是否还需派遣使者前往西洋各国,以传达我大秦的和平之意?”户部尚书慎重地问道。

李宪淡淡一笑:“和平之意?只有当我大秦的力量让他们畏惧,和平才有意义。若派遣使者,那便是为了告知他们——只要他们顺从我大秦,便可享安宁。否则,即便是偏远之地,也难逃我大秦的铁骑。”

众臣听罢纷纷称赞,“陛下圣明!”大臣们心中对皇帝的智慧与果断充满敬畏,知道李宪不仅是一个强大、睿智的君主,更是一个洞察人心、善于运筹帷幄的统治者。

这时,燕青柔皇后也出现在大殿中,她微微一笑,说道:“陛下心系天下,稳如泰山,这不仅是大秦之福,更是天下之幸。臣妾深感佩服。”

李宪望向燕青柔,微微一笑,点头道:“天下安定方为根本。若大秦能持续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才是真正的天下一统。”

燕青柔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南洋与西洋皆有远方之国,若非大秦显威,定会有觊觎之人。臣妾希望您也多加保重龙体,以稳固江山社稷。”

李宪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坚毅:“青柔所言,我自会谨记。放心吧,我一定会带领大秦走向更大的辉煌。”

随着李宪的发言,整个大殿中充满了激昂的气氛。文武百官纷纷向陛下行礼,以示忠诚。

不久后,东南亚战场上传来捷报。冯子材不仅成功巩固了大秦在南洋的势力,还让周边的小国纷纷前来朝贡,表明对大秦的归顺之意。李宪接到捷报,心中大为欣慰,觉得大秦的威望终于得以传扬天下。

他随即下令在长安举行盛大的庆典,以嘉奖冯子材与南洋军队的赫赫战功。

庆典之日,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百姓们欢呼雀跃,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喜庆的氛围中。冯子材与随行将士身着战甲,腰佩宝剑,威风凛凛地步入皇宫大殿。李宪端坐于高位,身旁是燕青柔皇后,百官恭立在两旁,静待庆功仪式的开始。

李宪望着眼前的将士们,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微微抬手,洪亮的声音响彻大殿:“冯子材,你率南洋铁军在南洋立下赫赫战功,不仅平定了四方,还使各国俯首称臣,你功不可没。今日我大秦的辉煌,皆赖于你等将士的忠诚与勇敢。”

冯子材闻言,立刻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臣等不敢居功,皆是受陛下恩泽之赐。若无陛下的英明决策,臣与将士们也无法立下此等战功。今日将士们能凯旋归来,皆为大秦的荣耀!”

李宪笑意更深:“冯爱卿不必谦逊。你等身在前线,出生入死,朕岂能不知你们的辛苦?”

一旁的百官也纷纷附和,夸赞冯子材的英勇无畏。户部尚书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冯将军此次功勋卓着,百姓们也都敬佩不已。南洋诸地的百姓纷纷歌颂大秦的威严,感念将军的护佑之恩。若无陛下和冯将军的英明果断,何以有今日之盛世?”

李宪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朗声道:“冯子材听封,朕即刻册封你为大将军,并赐封地三千户。以彰显你平定南洋的赫赫战功!”

“臣叩谢陛下隆恩!”冯子材再度叩首,眼中满是激动与感激。

随着封赏的颁布,其他将士也依次受到嘉奖。李宪举起一杯美酒,高声道:“今日,朕与众卿共饮此杯!为大秦繁荣昌盛、四海升平!”

众臣与将士们齐声响应:“大秦万岁,陛下万岁!”

一时之间,整个大殿内欢声雷动,文武百官都举杯相庆,将士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庆功宴逐渐达到高潮。

夜深之时,宴会散去,李宪命冯子材留在宫中商议机密大事。大殿内只剩下几名心腹大臣,李宪开门见山地问道:“冯爱卿,西洋各国情况如何?南洋稳定之后,朕还打算进一步施展大秦的力量,不知你有何高见?”

冯子材拱手答道:“陛下,南洋现已归顺大秦,百姓安居乐业,西洋各国虽闻大秦威名,但大多仍存侥幸心理。若我们继续施压,以大秦的力量席卷西洋,想必这些国家最终会一一归顺。”

李宪微微颔首,沉思片刻道:“不错,西洋各国素来互相争斗,难成一统。朕欲利用此点,逐步控制其各地,最终彻底将西洋纳入大秦版图。”

这时,汪明红也站了出来,接过话头说道:“陛下,依臣之见,西洋国度虽然力量尚不敌我大秦,但其技艺中尚有一些独特之处。若能将其精工技艺纳入我大秦工坊之中,兴许对我大秦长久之盛也有莫大助力。”

李宪点头,眼神锐利:“汪将军所言极是。大秦既要武力强盛,也需技艺精良。传令工部,加强对西洋技艺的研究与掌握;同时,让各地工坊加紧生产,以备后续大战所需。”

冯子材与汪明红同时俯首应道:“臣等定不负陛下厚望,必将为大秦效死力。”

李宪目光坚毅地注视着二人,语气中透出无比的坚定:“朕要的不只是西洋一隅,而是天下归心,万邦臣服。你等皆为朕的肱股之臣,须共勉,切勿辜负朕对你们的期望。”

冯子材与汪明红重重叩首,齐声道:“臣等定当尽忠职守,誓死为大秦开疆拓土,护佑万世!”

这次秘密会谈进一步明确了李宪的决心和目标。他不仅仅想要征服一个国度,而是要将整个天下的力量、技艺、文化融入大秦的版图中。

李宪对于高丽的状况早有耳闻。尽管高丽多次向大秦进贡,并在礼仪上表现得恭顺,但其境内小规模的叛乱时有发生,一些贵族势力仍存有独立意图。为了稳固东北的边疆,同时防止高丽成为他国利用的跳板,李宪决心彻底将高丽纳入大秦版图。

在朝会上,李宪开门见山地宣布了这一决定:“高丽虽为附属之国,却屡屡背信,未能真正归顺。朕决定派遣大军,将高丽并入我大秦疆土,彻底安抚东疆。”

群臣闻言,纷纷附和,几位大将更是表示愿意亲自率军。冯子材站了出来,恭敬地行礼后说道:“陛下,臣愿率大军前往高丽,以雷霆之势平定高丽,使之永为我大秦之土。”

李宪点头,随即问道:“冯将军既请命,朕自当予以信任。但此次征伐,不只是武力的征服,亦要让高丽百姓心悦诚服。你可有万全之策?”

冯子材沉思片刻,回答道:“陛下,臣将先施展威慑之力,用强兵压境,使高丽守军无力抵抗;而后在各城宣布大秦律法与赈济百姓的政策,使高丽百姓明白大秦的仁政。如此一来,高丽自然会从心底归顺。”

李宪满意地点头:“好,冯将军深得朕心。此次进军,不只是要得到一块疆土,而是要让那片土地上的人民归心。你前去整顿兵马,三日后即刻出发!”

冯子材应声领命,随即退下准备。

三日之后,冯子材率领精锐大军,从辽东出发,浩浩荡荡向高丽境内进军。消息传到高丽王宫,引起了朝廷的震动。高丽国王急忙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内心充满了恐惧与焦虑。

“如今大秦大军压境,我高丽是否还能保全?”高丽国王忧心忡忡地问道。

左丞相拱手道:“大王,早知大秦实力雄厚,如今大军已至,恐怕难以抵挡。为保江山,或许不如主动迎降,得以保全宗庙社稷。”

另一名大臣却表示反对:“大王,我高丽素来是天朝的藩属,若此时弃守,难免为后世所唾骂。我们应拼死抵抗,才不负祖宗的血脉!”

国王听了这番话,心乱如麻,但眼见大秦军势汹汹,最终还是选择了向大秦请降。

然而,当高丽的使者带着降表前往大秦军营时,冯子材早已下令强攻。他认为高丽之地的民心不稳,仅靠降表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唯有强势平定,才能让高丽百姓彻底服从。

大秦军队迅速攻占了高丽的各大要塞与城池,沿途高丽守军望风而降,不敢迎战。在最后的决战中,高丽王带领残余的护卫队在都城负隅顽抗,但很快被冯子材的铁骑所击溃。高丽王只得投降,交出了王印,表示臣服。

战后,冯子材命人在高丽各地安抚百姓,赈济粮食,并向当地宣讲大秦律法与仁政,使得百姓逐渐接受了大秦的统治。很快,高丽在大秦的治理下渐渐恢复了平静,百姓们开始适应大秦的律法与秩序。

冯子材将战报传回长安,李宪得知高丽全境平定,十分欣慰,当即下旨将高丽改设为大秦的一个行省,派遣官员进行管理。

冯子材率领的东征舰队在太平洋上扬帆远航,原本的目标是稳固大秦东部沿海一带的势力范围。然而,随着船队向东推进,海图上未曾标注的新大陆逐渐出现在船员们的视线里。

“将军,前方有陆地!可能是一片未曾被绘制的大陆!”一名水手激动地报告。

冯子材听到后,眼中闪现出精光,命令道:“放下锚,靠岸!探查那片土地的情况,看看这片大陆上有什么!”

舰队缓缓靠岸,船员们放下小艇,冯子材带着数名亲信将领上岸。站在宽阔的沙滩上,他们环顾四周,只见眼前是一片茂密的森林,林中似有鸟兽嘶鸣,伴随着清新的空气,带来了神秘的气息。

“将军,这里可不像我们曾见过的任何地方。”副将刘元肃然道,“山林广阔,气候温润,似乎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资源。”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有可能为我大秦开辟一个全新的未来。”冯子材点头,环顾四周,心中有了决断,“既然上天将这片大陆展现在我们面前,那就证明它注定要成为我大秦的疆土。此地四面环海,资源丰富,可以为大秦提供坚实的后盾。”

随行的文官杨鹤赞叹道:“将军英明,此地确实与众不同。不如为这片大陆命名,以示大秦新域之荣。”

冯子材沉思片刻,扬声道:“既然这片大陆在东方,为我大秦军队首先发现,那便命名为‘秦东行省’!”

“秦东行省!”士兵们齐声呐喊,回声在林间久久回荡。

接着,冯子材率人深入探查,发现当地有土着居民,身穿简陋的皮衣,以打猎为生。见到冯子材一行人,这些土着先是惊恐地注视着他们,随后竟跪倒在地,似乎在表示友好。冯子材温和地对土着微笑,指挥士兵们收起武器,以示善意。

一名土着首领尝试着用简单的语言与他们沟通。经过一番努力,杨鹤用手势与土着首领对话,得知他们将这片土地称为“阿兹特拉”。

“杨大人,他们可曾表达任何敌意?”冯子材问道。

“并无敌意,将军。”杨鹤回答,“他们似乎认为我们是从海上降临的神灵,因此对我们表示臣服和崇敬。”

冯子材闻言笑道:“这倒是个好消息。既然如此,我们不必与他们为敌。传令下去,不得扰民。我们先在此地安营扎寨,进行调查。派出信使,速报陛下,让长安知晓我等发现了新大陆。”

几日之后,冯子材收到了来自长安的回信,信中充满李宪的欣慰与期待。他指示冯子材迅速了解秦东行省的情况,确保大秦在此地的统治,并进一步扩展疆域。李宪还命令道:“此地既然已归属我大秦,即当施以德政,使当地百姓心归于我。”

冯子材再次召集将领们商议:“我们在此地的首要任务是施行仁政,以令其民归心。要通过与当地首领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风俗、文化和需求,逐渐将他们纳入大秦的治理体系中。”

副将刘元建议道:“将军,我们可以提供他们一些食盐、铁器等他们难以自制的物资,以示善意。如此一来,他们更易归顺。”

冯子材点头赞许:“好,传令下去,按照大秦律法,对当地土着实施赈济。再派工匠向他们教授一些基本的耕作与冶铁之术,助其安居乐业。将我大秦的仁义传至此地!”

几个月后,随着冯子材的治理,秦东行省逐渐安定下来。土着居民逐渐接受了大秦的统治,冯子材也通过一系列民生政策让土着感受到了大秦仁政的优越。很快,这片大陆上的部族纷纷表示愿意归顺,甚至有土着首领自愿带领族人前来拜见冯子材。

“冯将军,我们感激你带来秩序与和平,”土着首领用不太熟练的大秦官话表达敬意,“你带来的食物和铁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冯子材微微一笑,答道:“大秦以仁德为本,既然此地已是我秦东行省,便会让你们与我大秦百姓享受同样的福祉。若有任何困难,尽管告知我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汉末:家父袁绍,足矣一手遮天有一个传奇春秋吴国我穿越时空爱上你紫色双鹰旗大乾六皇子妻将:我的老婆非要做大将军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白话历史兴衰演义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塞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