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向家这事迅速传遍了荷花村,后来知晓事情原委的赵顺才气愤不已,集结了乌泱泱一群人冲去了梨花村。
梨花村的马村正知晓吴家理亏,连面都没敢露。赵顺才带人堵了吴家,不动老幼妇孺,只将吴三棍好好教训了一顿。
完事,赵顺才虎着脸,警告道:“吴三棍,往后你再敢欺负荷花村的人,可就不是一顿打能解决的,听见没?”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吴三棍连忙点头应下,“知...知道了,咱们...再也不敢...不敢了。”
待赵顺才领着人离开,吴家老小抱头痛哭,只吴霜面无表情地看着,面上甚至有一丝痛快之色。
出了气的赵顺才雄赳赳气昂昂回了荷花村,恰巧在豆腐坊遇见了向枣儿,便将此事告诉了她。
“枣儿,你是不知道,吴三棍那狗东西真不是个人。”赵顺才咬牙切齿道:“他躲在屋里不敢出来,却将自家小娘子推出来挡事,真不是个东西。最后被咱们找出来狠狠教训了一顿,哼!给他能耐的,敢欺负咱村的人。”
“那吴小娘子怎么样?”向枣儿之所以这么问,是因着前几日听大伯娘提起向平,他挺挂心吴小娘子的,私下还寻人打听过。
“吴小娘子?”赵顺才想起她,叹了口气,“唉,吴小娘子真是个可怜人呢。”
“哦,怎么说?”向枣儿当即支棱起耳朵。
“我,我知道。”崔六娘连忙凑了过来,道:“我听梨花村来买豆腐的大婶说过,这吴小娘子是吴三棍前一个娘子所出,她亲娘死后,他爹没多久娶了继母,继母还带了个比她大的男娃。”
“都说有了后娘便有了后爹,在继母手下讨生活不易,后来继母又生了弟弟,吴小娘子的日子就更难了。吴小娘子刚及笄,继母便想将她嫁给娘家的侄子,听说她那侄子是个跛子,人还烂赌,赌输了钱便将家中娘子卖...卖去脏地方。”
“后来呢?”向枣儿催促道,“家里人不管?”
“唉,吴小娘子知晓继母的打算当晚就上吊了,幸亏被及时救下了,不然......”崔六娘叹了口气,“她怕再出事,影响了其他儿女的亲事,便不许继母不再提这事。可那继母实在恶毒,不给她说亲,想硬生生拖到她年纪大没人要了,自然愿意嫁给娘家侄子。”
嚯,这继母果然恶毒。
“吴小娘子今年多大?她就没反抗过?”向枣儿不解。
“应该有十九了。”说完,崔六娘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有那样的家人,想来她一个小娘子反抗也无用吧。”
是了,古人讲究“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娘子想脱离爹娘简直难如登天。
听完她这话,三人皆唏嘘不已。
这件事随着新年渐近慢慢淡去,不再被人提起。
腊月二十三,小年,吃饺子,祭灶王爷。
这日被视为“年忙”的开始,家家户户都会忙碌起来。
“娘子,未时一刻,该起了。”崔李氏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向枣儿迷迷瞪瞪睁开眼,转头看向窗户,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昨晚她和梨儿盘账直到丑时才睡下,幸好她提前知会过崔伯娘,让她下晌早点叫醒她,不然怕会耽误铺子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