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不知是金科探花郎当面,还请见……恕罪。”
听到孙志高自报家门。
宥阳县令当即就匆忙起身,屁股都差点落在了椅子上。
如果孙志刚只是金科探花,宥阳县令倒不至于如此低声下气。
可翰林院修撰的却是正六品官职。
虽然不属于一个部门,可严格来说对方就是自己的上官。
最主要的是……
他这县令的位置,并不是通过科举得来的,而是荫官。
自身不是进士,就失了几分底气。
北宋时期,县令的选拔通常通过科举考试或荫补等方式进行。
选拔出的官员需要经过一定的培训和考核,才能正式上任。
在任期间,他们还需要接受上级官员的监督和考核,以确保其尽职尽责、廉洁奉公。
荫官。
就是一种世袭官僚制度,也称为恩荫制度。
这一荫官制度是先秦时期,世卿世禄制度的变种与延续,在宋朝得到广泛实施。
大宋朝廷根据官员的品级、职位以及与皇帝的关系等因素,给予其子弟、亲属等一定的官职或功名。
荫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贵族和官员阶层的利益,维护了统治阶层的稳定。
然而……
这一制度也导致了冗官问题,大量官员凭借荫补入仕。
他们可能未必具备相应的才能和品德,造成官僚机构臃肿、效率低下,成为北宋王朝庸官、冗官、贪官数量众多的原因之一。
在当年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中,“抑侥幸”的矛头所指主要就是这里。
其实……
作为荫官,背后大多都是有靠山的。
理当不会对孙志高如此惧怕才对,可谁叫这年龄已经年过不惑了呢?
他背后的靠山。
早就已经入土为安了。
而有最重要一个原因,翰林院所有学子,都具有名义上参知政事的权利。
这孙志回到汴京,一纸奏疏。
就能摘了他头顶的官帽。
“不知?”
“孙探花,有何指教啊?”
宥阳县令唯唯诺诺的开口,到现在他都不知道,这孙志高到底所为何事啊?
对方语气不善。
明显是带着恶意而来。
可是……
这孙志高莫非同那女子相熟?
是了!
那泼辣的女子,刚才直接向对方求救来着!!
这,哎呀!
自己当真是一时糊涂,犯了大错啊!
刚才他还以为这赵氏女子没有靠山,可没想到却是误判,对方居然有一位新晋探花郎作为靠山。
这可如何是好啊?
“无事!”
“就是来观摩学习一下,县令如何秉公执法。”
孙志高冷冷一笑。
也不明说,自己是为了赵盼儿而来,就只是淡淡施压。
“额……”
“这……”
“住手!”
“住手!”
“不要用刑了?”
孙志高越是不说话。
宥阳县令心中的压力就越大,额头上的汗都要滴出来了。
赶紧叫住了,,没有眼力劲,还在同孙三娘纠缠的衙役。
“哦?”
“怎么不用刑了。”
孙志高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却让县令心中生寒,琢磨不透他的意思。
这用刑不对,难道不用刑也不对吗?
莫不是?对方不是为了这赵氏娘子出头来的。
可是……
这不对啊!
“县令!”
“不知根据大宋律令,这骗婚谋财,该当何罪呀?”
眼见这宥阳县令,额头冒汗的样子,孙志高也就不再以势压人。
不过……
该说不说,这种感觉真的很爽啊!
“这……”
“根据大宋律例,骗婚谋财者视情节严重而定以杖刑。”
见到孙志高如此询问,宥阳县令当即不敢怠慢。
“哦?”
“那按照周舍这种情节极为严重的,不光骗婚谋财,还对女子进行囚禁殴打。”
“应该杖刑多少。”
孙志高嘴角微微一勾。
开口就把周舍给定性成了情节极为严重的那一类,而事实上,凭借对方对宋引章进行多番殴打,凭借把其像狗一样拴在树下的行径。
本身就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按照大宋律令,情节极为严重者,当杖刑六十。”
宥阳县令有问必答。
“六十吗??”
“不,八十!理当杖刑八十!”
孙志高只是稍加疑问,宥阳县令就立即开口。
“县令,身为朝廷命官!”
“理当秉公执法才对,可不要因为我的言语,就徇私啊!”
孙志高满意的点了点头。
自己可什么话都没说,杖刑数量是县令自己要加的,同自己可没有关系。
“是!”
“是!”
“下官一定秉公执法!”
“杖刑一百!”
“愣着干嘛,还不行刑!”
县令一脸怒容的看向衙役,当真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周围的人全都是目瞪口呆。
尤其是周舍心中更是无语,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不是?你们当真是不把我们当人看啊!
“这就是探花郎的风采吗?”
孙三娘眼睛发亮的看向孙志高,这大官人也威风了。
而赵盼儿则是沉默不语,心中对于权势二字,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