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这不文明 > 章1067 吾来利其器

章1067 吾来利其器

族人种植粮食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传说”。

在传说中,人们看见有动物食用这类作物,于是也进行了尝试……结果自然是食谱之上又添了一条。

然而,当时的人们还只会“采集”。也就是说,到了作物成熟的季节,便去寻那“天生嘉禾”,进行采摘……至于种植?那是啥东西?能吃吗?

换句话说,在最初的时候就和采野果一样,完全是天种天长,自家只是捡个现成。

于是乎,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吃绝种是不至于,但今年采集过的地方,来年,应该说未来几年,都会大幅减产——不似果树般稳定,更像是狩猎,捕杀过多会导致目标种群变小。

于是乎,因为食谱扩大而增长的人口,开始催促着人们不得不向外迈出脚步,不断扩大搜索范围,开始往远方寻找新的物资来源。

于是乎,人们开始分家,往四方游猎迁徙……然而,自然生长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

然后,犹如“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世”一般,有智者发现,“天生嘉禾”它并不“天生”,它不是也不能凭空就“变出来”。

由于适合采集的时间窗口窄小,一旦遭遇雨水就容易霉变腐坏,所以,人们在采集之时为了尽快赶去一片“禾田”,不会顾及掉落在地上的谷粒。而正是这些自家没顾得上回收的谷粒,来年成了“禾田”再生的源泉。

……

哦!原来谷粒掉地上,到了明年还会长出来?!

摘的时候掉地上的不去管它能长……那我往“禾田”外撒两把又会如何呢?

……

至此,人工干预的【种植】,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也由此,人们将“天生”转向了“人为操控”。

也因此,【定居】的条件,慢慢成熟了。

.

时至今日,定居已成常态,各地的“禾田”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种植的品种也变得多样起来。

然而,但是,可惜……

低劣的农耕技术使得粮食种植一直上不得台面,最多只能站在二线之外做辅助之用。当先知抛出锹锄耙,说:

你们拿尖木头(木枪)戳地的效率和效果太差,不如试试我的这些。尤其是【耙】,翻地碎土扒拉石头,效果杠杠滴……

闻言,围观群众一脸懵逼。

哈——!?翻地?碎土?扒拉石头?这是要干啥子哩??

种地,不是在地里戳些洞,然后把谷粒扔进去埋起来……防止鸟兽偷吃就行的吗?

于是……这回就轮到“不懂农事”的先知,傻眼了。

万万没想到,族人的农业技术之粗糙,竟至于此。

.

一番科普是少不了的。先知懂得不多,好多还是“知道该这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不过,既然在现代都是这么做的,那必然是有其原因在了。不懂?不懂那也先山寨,然后“总结-研究-改良”……不失为一条循序渐进的好路。

.

往事不去提它。先知的吩咐,执行吧。

“这耙头,牢吗?”先知拿着八齿钉耙验看。

钉耙由三部分组成:耙柄、耙头、耙齿。

耙柄没什么奇特的,就是一长直棍子。

耙齿同样普通,中指粗细,一指半长短,后端磨平前端磨尖的硬木枝,一式八根。

耙头是核心部件。

中间位置用“木炭吹火法”烧蚀出一个圆形孔洞,用于安装连接耙柄。孔洞两边转过90度,用泵钻改的木工钻,隔相同距离一溜钻出八个凹槽,用于嵌入耙齿。

钻齿孔这一步,算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了。

泵钻用的钻头大小要精心挑选打磨。钻孔时,齿孔的位置和方向要小心注意。齿与孔的大小要做最终微调——孔再钻大些,齿再磨细点,又或者需要添加一些填充物,粘结剂……

.

耙齿孔重的是个“齐”字,而耙柄孔要的是个“牢”字。

如今先知见耙柄孔的直径好像超过了耙头直径的一半……才有了“牢吗”一问。

“使用时再缠些藤条草绳啥的加固一下吧。”先知担心不够牢靠,那就随手加固一下,虽然简陋,但有用就好,“这样加固后,中间再添一根耙齿也不怕它崩了。”

“确实!”长老点头,表示记下。虽然耙头在使用中并没有如先知所担心的那样容易坏,但加固一下又没什么坏处。何况第九齿还是要在耙柄孔的侧面上钻洞的。

“其实……八齿可能也行。两边都往中间靠靠,把豁口减小。”先知突然发现,自己之前想岔了,而长老他们也没在这方面多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仙武乾坤:轮回问道传永劫残骸圣魔天尊纯阳道体【被诸多仙子喜欢】洪荒,地道本源化形,谁敢杀我!玄幻之吾辈剑修当自立蒸汽大清,挽救神幻华夏洪荒:被逐出阐教的我一键满级洪荒:道纹师的逆天纹身之路我是勇者也是牢大也是个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