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喜欢聪明人。
智者也喜欢这帮傻大个儿。
与喜欢聪明人不同,智者喜欢傻大个儿几个是因为他们虽然不聪明,但是真的很听话;脑子虽然不好使,但办事能力还不坏——尽管交给他们的都是挑过的“力气活”。
当然了,说他们“听话”还不够正确,使用“信任和尊重”这样的用词可能更为贴切。就像他们嘴里说着“我听不懂”,虽然在智者做讲解的时候,常有打断、离场这种“不听了”的举动,但他们都相信智者的办法就是好办法,比他们自己想的要好多了——这意义,对智者而言,非比寻常。
.
智者,身材矮小,且自小就气虚体弱。身体素质之差连寻常弱人都不及,更别提与身体素质出众的强人相比。
这在以拳头为尊的强人社会,又或者是该叫“丛林”里,智者从小过的就是“饭没吃饱却是苦头吃饱”的日子。若非脑子好使,又能忍得住各种腌臜气,若一般人怕是早早的就没了。
事情的转折出现在猛者正式登场,击败原头领,成为新头领之后。
“要是由我来领导强人,那一定要改变‘抡棒直冲’这种没脑子的做事风格,更要想办法将大量强人聚(Zu)拢(Zhi)到一起,向同一个方向使劲儿。
这是弱人能对抗强人的办法。而当强人也能做到之时,一切弱者都将无法阻挡强人的脚步。而那时,也就无人能够再小觑于我了。”
智者的这个梦想很早很早以前就已出现在脑海之中。而直到猛者登场之前,这个“梦想”,还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梦”。
.
从许久以前开始,智者就意识到了“人多力量大”。
同时,智者也清楚强人不得不采取“小人口”活动模式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获得的粮食不足,又或者说是粮食获取能力不足,导致只能选择“维持低消耗”的模式。
又因为粮食不足,又促使强人在彼此之间也会发生争夺,进而产生大量冲突和争斗,然后演变出各种仇与恨……
这些问题,在没有更多更好更稳定的食物获取途径之前,是没法解决的,至少只靠“哇哈哈”没有办法。
“小人口”模式下,确实,食物的需求变得容易满足——因为需要的食物数量变少了——但也因此导致了因人数稀少,而使得整体力量弱小的毛病。
弱小虽然只是相对而言,但是,奈何不了那些个人数众多的弱人部落,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消除强人之间的争斗,通过彼此合作,提高食物获取量和获取速度,进而让整体实力在合二为一后大幅提高”就是智者能想到的,用以解决当前困境办法:
通过“联合-提高食物获取能力-联合更多人-再提高食物获取能力-……”,应该就能,至少是有可能,走出“食物获取能力小-减少人口-食物获取能力更小-继续减少人口-……”的困境。
这个办法与族人的思维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就算为人所知,也不过换来一声声的嗤笑。
空有智慧,却不得施展的机会。满腹妙计,还被人轻贱嘲笑。智者之愤懑,可想而知。
直到猛者这个强大的“聪明人”成为头领,智者之前所有费尽心机给族人出谋划策的努力,才获得了应有的回报——头领的信重。
而在此之上的,是猛者对于智者梦想的理解与支持。
赞美烈火——梦想由此起步。
多年的发展,不断的联合与融合。一切都在向美好的方向发展。连强人中罕见的聪明人,也是超乎想象的多。有了他们的加盟……哈哈哈!赞美烈火,梦想前进的速度是如此的迅速,成功的虚像……也在不断变得更加凝实。
而到了现阶段,智者因为获得了足够多、足够大的信任和敬重,终于,又能再次向前迈出新的步伐:
拿强人自家的东西,去修弱人住的聚落。
.
“按我说的那样去做,确实就是在拿东西给弱人使用。而且我还准备出人出力,直接参与修建。”
智者嫌震惊度不够,又添了后面一句。
“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将聚落尽快的建立起来。
靠弱人自己修建,速度太慢。制作工具、收集资材,都会花费许多时日。虽然不知道现在开始种地来不来得及,但越往后肯定越不可以。
还不如叫这两个聚落早早地建立起来,让他们尽快能自己养活自己。反正我们现在也不缺这点物资。
而等到正式建成之后,我们即不用怕他们会轻易被饿死,又会多出两个‘上交’的新地方,也就能多拿到两份物资……
每次!”
“嘶——这么一说,好像确实……有道理啊。”聪明人听完解释,脑子一转,发现这事儿的确属于越拖越烦,越早搞定越省心省事。所以打算“投出自己的赞成票”。
“不过这些不是新办法最主要的地方。”
“……。”智者说话就是这个不好,忒不爽利了,众人腹诽不已,却也没有办法。
“新建的第二个原因。让那些弱人,不再,敌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