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敌军的多次激烈交锋中,城市虽然凭借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连弩的强大威力屡次取得胜利,但张阿生心中清楚,要想彻底阻挡敌军的汹涌进攻,仅靠现有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他们急需一种更具威慑力的武器。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位名叫王逸的学者提出了制造火器开花弹的大胆想法。
王逸,这位平日沉迷于古代科技研究的学者,常在堆满古籍的书房中度过漫长时光。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在一本几乎被岁月侵蚀的残卷里,发现了有关火器开花弹的零星记载。
那些晦涩而神秘的文字瞬间点燃了他内心的创新之火,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反复的推演,他坚信这种传说中的武器若能重现于世,必将改变城市当前的防御困境。
张阿生听闻王逸的设想后,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全力支持。
他们在城市的一个偏僻角落,寻找到了一处适合的场地,建立起一个戒备森严的秘密工坊,全身心投入到火器开花弹的研发与制造之中。
由于城市中已有现成的优质木炭,王逸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了获取硝石和硫磺这两种关键材料上。
硝石的获取并非易事。
王逸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且勇敢无畏的助手,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寻找之旅。
他们翻山越岭,穿越茂密的森林和险峻的峡谷,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硝石的线索。
经过多方探寻,他们发现一些古老的地窖、废弃的厕所墙壁以及干燥的山洞中,可能存在硝石的踪迹。
然而,从这些地方提取硝石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首先,他们需要小心地刮取墙壁上的结晶物,然后将其溶解在水中。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还需要通过复杂的过滤和蒸发过程,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硝石晶体。
在一次提取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溶液发生了剧烈的喷溅,烫伤了一名助手的手臂。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退缩,反而更加谨慎和专注地对待每一个步骤。
硫磺的采集同样充满了艰难险阻。
王逸深知硫磺通常存在于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或是温泉附近。
他们长途跋涉,历经风吹日晒,终于抵达了一个偏远且活跃的火山脚下。
这里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高温和有毒气体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
为了获取硫磺,他们不得不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小心翼翼地靠近硫磺矿床。
矿床周围的地面滚烫,每走一步都如同走在热锅上。
在采集过程中,一块松动的岩石滚落,险些砸中一名队员。
但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地采集到了足够的硫磺。
材料准备齐全后,王逸在工坊中开始了紧张而关键的试验阶段。
工坊内,摆放着各种精密的量具、实验器具和防护设备。
王逸首先按照一定的初步设想比例,将硝石、硫磺和木炭进行混合。
但最初的几次试验结果却令人沮丧,要么是火药燃烧速度过慢,要么是爆炸威力远远低于预期。
“为什么会这样?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王逸陷入了深深的困惑和思考之中。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研究和分析,他终于意识到,关键在于材料的纯度和比例。
于是,他开始对采集回来的硝石和硫磺进行进一步的提纯处理,同时不断微调三种成分的比例,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试验。
在一次关键试验中,由于对新调整的比例预估不足,导致火药爆炸威力远超预期。
整个试验台瞬间被炸毁,强大的气浪将王逸重重地掀翻在地,他的身上多处受伤。
“王逸先生,您没事吧?”
助手们心急如焚地围过来。
王逸强忍着疼痛,坚定地说:
“我没事,这点挫折算不了什么。我们必须继续试验,成功就在眼前!”
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尝试,王逸终于找到了最为理想的火药配方。
此刻,他的脸上虽然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兴奋和希望的光芒。
接下来,是攻克开花弹外壳制造的难题。
王逸深知,外壳不仅要承受火药爆炸时产生的巨大压力,还要保证在投掷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选用质地坚韧且耐高温的铸铁作为主要材料。
铸造过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技巧。
工匠们先制作出精细的模具,然后将融化的铁水小心翼翼地倒入其中。
每一个环节都不容许有丝毫的差错,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在最初的几次铸造中,由于铁水温度控制不当或是模具存在细微瑕疵,导致铸出的外壳出现裂缝或气孔,无法达到要求的强度。
“重新来过!我们必须做到完美无缺!”
王逸对工匠们说道。
经过多次的改进和调整,终于成功铸造出了一批坚固且密封良好的外壳。
但王逸并未满足于此,他还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开花弹的性能。
他在外壳内部设计了一个精巧的引爆装置。
这个装置采用了一种经过特殊处理的火绳,通过控制火绳的燃烧速度和长度,来实现精确的引爆时间。
为了确保火绳燃烧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王逸进行了大量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