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从丹墀上下来,把万民书和万民伞送到王署手上。王署哆哆嗦嗦接过,根本没有心思仔细看,细细的汗珠从乌纱帽边缘渗出来。
“你还有何话说?”刘太后说话的语气更加冰冷。
“启禀皇上、启禀太后,微臣听信属下之言,一时失察,请皇上、太后治罪。”王署跪倒在地冷汗直冒。
“赵爱卿,御史台诬陷于你,应该怎么处置?”刘太后问赵易道。
赵易没想到刘太后把皮球踢给了他,回京后杨蔚之大人跟他透露了御史中丞王署的身份——前宰相寇准的女婿。赵易对寇相非常敬仰,因此也不想把王署怎么样。
想到此处,赵易急忙跪在王署身侧叩首道:“回皇上、太后,御史台纠察百官之失是职责所在,王大人本意不错。治国重在治吏,吏治清明必然国富民强。”
“吾在问你如何处置御史台,你怎么说到治吏上去了?”刘太后问道。
“启禀太后,王大人弹劾微臣是职责所在,也在督促微臣行稳致远并无大的过错。俗话说灯不挑不亮,理不辨不明,烈火才能炼真金。微臣请求皇上、太后不要因言治罪,朝堂上无人敢言才是治国治吏的大忌。微臣只希望以后御史言官在弹劾大臣前要深入调查,务必轻流言重证据。”赵易回答道。
“王大人,你听听赵大人是不是在为你说话?”刘太后的神情缓和了许多,与欣赏赵易的才气相比,她更欣赏他的心胸。
“多谢皇上、太后,多谢赵大人。”王署实在没料到赵易会以德报怨,心中由衷的感激。
此时此刻,丁谓的老脸都黑了,但老谋深算的他时刻观察着刘太后的态度,默默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机会整治赵易,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永远没了机会。
与丁谓心情相反的是丹阳郡王赵守节,他对爱女举荐的这个青石县令已不是简单的满意而是震惊,震惊于他如此年轻居然一出手就从根上解决了朝廷赈灾的难题,以优异成绩通过太后的考核考验。
此时的丹阳郡王只看到了赵易的年轻有为,如果知道这个少年与自己爱女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定下终身,恐怕一口老血都得喷出来。
一场风波很快平息,下朝后出了皇城王署寻了个机会追上赵易,看看左右无人紧紧拉着赵易的手表达着感激之情。
“王大人不必客气,赵某久仰大人清廉干练,更仰慕令岳父寇准寇相爷。”赵易低低说道。
第一次有人深深的理解自己,王署一时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自从刘太后在丁谓的撺掇下贬了他岳父的宰相之职,并发配到边远地区为官,满朝文武大臣都刻意和他保持着距离,再加上御史中丞这个得罪人的职务,自己在朝中的日子极不好过。
今天他见赵易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而且敢于对自己吐露心声,心中越发的感激,握着赵易的的手也更加用力。直到赵易“哎呦”一声,他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拱拱手上轿而去。
赵易望着王署远去的背影笑了笑,谁得罪了御史言官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