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的是武艺非凡的魏延,费耀却未感到忧虑,自信不会输给对方。
】
【结果,在魏延假装战败之后,费耀立即拉着郭淮追击。
】
【二人于阳溪附近遭魏延伏击,损失惨重,费耀也被当场斩杀。
】
【唯有郭淮侥幸逃脱。
整个凉州为之胆寒。
】
【最终,由于兵力不足以及补给线过长,魏延只得暂时撤退,但仍取得了显着的战果。
】
【这场战役严重打击了凉州魏军士气,使其三四年之内无力对蜀军进行有力反击。
】
【看到凉州可能落入敌手,司马懿决定加强防守。
】
【他从东线调集大批军队增防凉州。
】
【不过,司马懿并不知道诸葛亮的战略重心已发生变化。
】
【在几次北伐之后,诸葛亮认为占据凉州虽能获取产马地,却不足以增强国力,】
【真正需要攻克的是一块富饶且能威胁魏都的重要据点——关中之地。
】
【曹真驻扎过的长安便是其中之一。
】
【经过多番权衡,诸葛亮决定下次北伐的目标为长安,并为此积极筹备了三年。
】
【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冬天,诸葛亮命令士兵频繁向斜谷运送粮草,为第二年春天的北伐做好万全准备。
】
【对于这次行动,诸葛亮与士兵们信心满满,】
【坚信一定会胜利。
然而,日夜为国操劳的诸葛亮没有留意到自己的白发日增,身体也因过度劳累日益憔悴。
】
【也许诸葛亮内心深处早已清楚这一点,但他依然为了北伐理想付出了全部。
】
【正如他在第一次北伐时《出师表》所写:】
自接到命令以来,日日夜夜忧心忡忡,深恐辜负 ** 的重托。
如今即将远行,面对此状不禁泪如雨下,心中万千思绪难以言表。
蜀汉建兴十二年的春天,诸葛亮率军正式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北伐战役。
他指挥十万将士,从斜谷道出兵,屯兵于五丈原。
得知这一消息后,司马懿迅速调集兵力,在河对岸与诸葛亮对峙。
对于诸葛亮的攻势,司马懿并没有更好的对策,依旧沿用了“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