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王垕建议曹操废三公,登丞相位。
其实曹操心中早有此想法,不想却与王垕不谋而合。
但王垕让他废掉察举制,直接与士族彻底决裂,并完全依靠考取制度,这也不可能。
他并非没有眼界,自然知道考取制要优于察举制。
但他更会权衡利弊,若完全站到士族对立面,更关键是,反过来又受制于王垕,他当然会有所警觉。
见王垕脸色不变,似乎毫无私心,当下心中也不去多想。
若真有目的,对方也不可能如此直言。
真把自己当傻子,这一点都看不出来。
王垕早启动了洞察心灵之法,知道曹操所想,当下也不在意,继续说道:“义父若觉时机未至,孩儿愿为义父分忧。”
“哦?你且道来。”
曹操没想到还有不让自己站在士族对立面,却又能做成此事之法。
“孩儿今为幽州刺史,监察幽州百官,可以幽州为试点。那时天下文人士子,名门望族当以为乃是我私自为之。”
曹操在王垕双重技能攻略之下,微有些心动。
转念一想,又觉若幽州推行考取制,那时整个幽州刺史部,将成为王垕一言之堂。
但不如此,王垕难道就不能自己推行?
他的猜测没错,就算是曹操不同意,王垕也会推行自己实控之地。
三韩,高句丽,倭岛。
拿下辽东之后,辽东四郡直接撤掉,只保持县级行政单位。
四权分立,第一,县无军权,只管行政。第二,军队职业化。第三,司法剥离,设大法官,无需向县令负责。第四,设监察署,同样无需向县令负责,可监察官员,治安系统,大法官。
当然,若曹操同意最好,这样就可以免除父子矛盾,合双方之力,对付士族。
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到时候氏族门阀不知不觉间,就会被取而代之。
一番思索之后,曹操终于想出一个折中之法。
“仲谋!辽西,上谷,渔阳,右北平等辽西各郡,因地处河北,门阀氏族颇多,根基雄厚,不可轻动。我许你于辽东一试,但你却将背负天下士族谩骂,你我父子里应外合,方可成事。”
果然,曹操的决断并未出乎王垕意料之外。
跟聪明人谈事,就是这么简单。
父子二人敲定此事,本质上也就算是达成合作,上了一条船了。
至于许都朝廷那些腐儒如何应付,王垕相信,以曹操之能,加上其手握兵权,暂时还可以应付。
就算不能应付,就可以杀到能应付。
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又不是不敢。
接下来就是一些轻松话题了。
不过就在此时,又出意外。
谈到要回去时,曹彰却不肯回去,而是请求留在王垕身边,哪怕是当一名亲卫也愿意。
曹操自然愿意,但他还得征求王垕意见。
此事却让王垕很为难,虽然曹彰一直跟随自己学习剑法,但是其身份跟别人有所不同。
还是那句话,战场瞬息万变,万一遇到点意外,死了呢?
那时候他如何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