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太阳稍稍收敛火热,两人又继续前行。此次他们打算去拜访公益站的沈柔,了解王姐的“健康厨房”项目进展,以及是否有更多人需要他们的镜头。走在路上,周烨兴奋不已,憧憬着晚上回去整理照片时的收获。
不料刚到公益站,便听到里面传来嘈杂的声音。原来是一群工地的务工者聚集在门口,神色颇为焦虑。沈柔正试图安抚他们:“大家先别急,我们正在联络有关部门,一旦有消息会第一时间告知。”
其中一位大叔操着浓重的口音,声音沙哑:“我们工地好像出了问题,包工头卷钱跑了,食堂也停了,剩下我们一群人天天饿肚子,工资还没发,这可咋办?”
王姐也在现场,她急得团团转:“我这儿给他们临时煮点东西吃,可总不能一直靠这样下去啊。”
见状,陆尘与周烨对视一眼,心里都是一沉: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想象更迅猛。当梦想或仅仅是生存都受阻时,究竟能做些什么?
沈柔见到陆尘,仿佛看到主心骨,连忙走过来:“陆尘,你能不能先安抚他们一下?我们这边和相关律师联系过,但手续很麻烦,短期内难以解决。也许你能让他们别太激动,我们商量个办法渡过难关。”
陆尘深吸一口气,走到工人们面前,尽量让自己保持平静:“各位大哥大姐,我能理解你们的焦急,现在当务之急是先保证大家基本的生活。我们一起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先给大家找个临时活儿,或者发起一些募捐,让你们暂时度过这段艰难期。”
工人们面面相觑,显然对募捐之类的方式不太熟悉,也有人抱怨:“我们干的又不是‘要饭’的活,凭什么变得这么狼狈?”
陆尘苦笑:“人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但遇到困难时,求助并不丢人。你们先稳定下来,我们再协调看能不能找到新的包工头,或者其他工地需要人手。如果肯接收,你们就能继续做工拿到钱。”
沈柔点头:“对,先不要放弃希望。我们公益站也会想办法给予暂时的物资援助。”
这时,周烨在一旁默默拿出相机,想拍下这一幕,却犹豫再三,担心会激怒工人们。陆尘眼神示意:“先别拍,我们先处理好情绪。”
经过一番安抚,工人们决定先在门口等消息,有些人甚至想住在公益站附近,以防错过任何机会。沈柔组织志愿者给他们发放了水和简易午餐,并安排王姐帮忙做些简单的饭食。局面暂时缓和,但大家都明白,这只是开端,真要彻底解决还得等到真正的项目或法律援助。
“这个城市,聚集了来自各地的人,他们抱着希望而来,却常常遭遇意外与挫折。”陆尘帮忙搬运物资时,心里暗暗感慨。回想之前与周烨的谈论,这些务工者何尝不是一个值得记录的群体?他们的付出、他们的委屈,或许需要更多声音去呼吁关注。
“导师,要不要我拍一些素材?”周烨在陆尘耳边低声问,“我觉得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处境,或许能促成一些援助。”
陆尘想了想:“拍可以,但一定要先征得他们同意,并且明确告诉他们拍摄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呼吁社会关注,就要对他们负责。不能为了作品而侵犯他们的尊严。”
“明白。”周烨点头,小心地走过去和几名工人交谈解释,大多数人起初犹豫,但也有些人认为既然能帮忙,愿意试试。最终,在得到几位代表的许可后,周烨拍下了他们在公益站门外等待的画面:满是泥泞的工装、疲惫的眼神,以及那些被生活逼到无奈,却仍抱有一丝希望的神情。
这一天的经历,再次让陆尘看到了云端城另一面的辛酸。晚上,他和周烨一同回到旅馆,看着相机里的照片,心情格外沉重。每一帧都是真实的生活:有人为了音乐穷困潦倒,也有人为了一份生计漂泊不定。
“也许我能把这些照片整理出来,发到一些公益平台上,让更多人看到。要是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就能帮他们度过难关。”周烨眼中又有了那股热忱,“我没法改变太多,但至少让世人知道,这座城市光鲜外表下,还有多少人挣扎求存。”
陆尘点头:“是的。但记得保护好他们的隐私,别让他们成为所谓的‘猎奇’素材。真正的呼吁,应该让人们看到共情,而不是消费。”
周烨用力一拍手:“放心吧,导师。我一定会谨慎处理,我不想沾染任何‘炒作’的嫌疑。”
深夜,陆尘在房间的桌子上写着当天的记录:“光影交织,既照亮了生活的美好,也揭示了现实的残酷。工地务工者的遭遇、街头艺人的彷徨,以及每一个默默奋斗的身影,都是云端城的血液。他们承载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希望,也在向整个社会发问:当风起之巅呼啸,谁会真正关心底层的声音?或许,只有凝聚更多善意与努力,这座城市才会更有温度,更能包容每一个奔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