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日清晨,云端城依旧如常运转,车流与人潮在街道上涌动。经过持续数日的努力,公益站的宣传视频已在社交媒体上收获了一定的关注,也有不少来自吉隆坡与其他城市的志愿者联系沈柔,表示愿意提供支持或小额捐助。
站在公益站大厅窗前,陆尘看着满地阳光,心里却多了一份安慰:前几日他还担心那些被欠薪的工人会再次走上极端,如今,最起码他们有了临时工作,大部分工友在新工地努力适应,也学习从公益站发起的“健康厨房”线上课程中得到些许烹饪知识。未来未必一帆风顺,但至少度过了危机。
“导师,电话!”沈柔在一旁招手。
陆尘小跑过去,把听筒接在耳边,听到的是小雅熟悉的声音:“导师,捐助活动在吉隆坡这边也有响应哦,还有很多人记得你当年的演讲,都愿意出一点微薄之力。对了,立阳也联系了星月镇那边,说愿意分享一些创业扶持渠道,看能不能给这里的务工者提供更多就业选择。”
陆尘欣喜万分:“太好了,没想到还能有跨城联动。先让我谢谢你们这边所有人。我想让沈柔代表公益站进一步和你们对接,把资金使用、项目需求都公开化,保证透明度。”
“好的,我们随时保持联络。”小雅干脆答应,“对了,你……什么时候回吉隆坡?”
“快了吧,”陆尘看向窗外湛蓝的天空,轻轻一笑,“云端城的事暂时告一段落,我想回去看一看,毕竟那里还有很多人等着。”
挂断电话后,他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沈柔与周烨。沈柔高兴地举起拳头:“看来‘星火之助’真的起效果啦!下一步,我会把具体需求再梳理一次,发回给小雅,让他们能针对性地进行协助。”
王姐端着一壶热茶走过来,眼眶微红:“陆尘,若不是你一直帮我们,这事不知会闹成什么样。现在虽然钱还没全部到手,但至少看见希望。我跟工友们说过,你不光是帮我们,也是帮更多像我们这样困难的人……”
陆尘摆手谦虚:“我只是起个桥梁作用,真正撑起这个局面的,是你们自己,以及所有愿意伸手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孤立无援,只要我们彼此相信。”
周烨则抬头问道:“导师,听你这么说,好像准备离开了?”
陆尘轻轻点头,神色中带着一丝留恋:“我在这儿呆了段时间,也见证了很多人努力生活的样子。说实话,我舍不得离开,但我也想回去看一看文化交流中心和星月镇那边。我的旅程应该继续。”
周烨眼中闪过不舍,却还是笑道:“好啊,哪里都有你的足迹。云端城虽然需要你,但更需要你把这里的故事带到别的地方,或许能激起更大共鸣。”
随后几天,陆尘开始做离开前的准备。他与沈柔、王姐、周烨等人多次讨论“健康厨房”的后续推广策略,也帮助务工者们联系了更多法律援助机构。工人的欠薪问题需要走漫长的法律程序,但由于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相关部门的介入似乎也更加积极。虽然还远未到终结,但至少没有再出现极端对立的场面。
临行前一晚,周烨在“自由之音”音乐吧为陆尘举办了一个小型欢送会。和他合作拍摄的年轻人、自发参与公益站的志愿者,以及那些曾被拍摄的务工者代表都来了。云端城的夜晚在音乐与交谈中显得格外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