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阳补充:“对了,最近我们也在尝试和星月镇那边做联动,比如让他们寄来一些手工艺品或农产品,我们帮忙展示或出售,用以支持那里的青年项目。这算是小小的尝试,目前反响不错。”
听到这些好消息,陆尘既欣慰又感慨。这些年轻人竟然能够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把文化交流中心经营得更加宽广,从一个单纯的交流场所转变为涵盖阅读、公益、创业扶持等多元要素的综合平台。
就在这时,一名年轻女孩走进“花开室”,手里端着一杯牛奶,显得有些慌张。看见陆尘,她先是一愣,随即小声问小雅:“这个就是……陆尘导师吗?”
小雅笑着点头,引荐道:“对呀,这位是陆尘导师。”
女孩忙不迭地鞠躬:“导师好,我叫佳音,是新来的实习生,也在这儿做志愿者。我之前在网络上看过您在云端城帮助务工者的新闻,特别佩服。我也想学习如何与人沟通、给予别人支持。”
陆尘温柔地笑:“我也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部分。我们都是普通人,能帮助到谁就帮助一下。佳音,你在这儿喜欢吗?”
佳音认真点头:“喜欢。我发现和各种背景的人交谈,能看到很多不一样的故事,也会让我学会怎么更好地理解别人。”
陆尘心想,她的眼神中有着好奇与向往,不正是自己当年在初次接触公益和沟通工作时的模样吗?他轻声道:“慢慢来,你会发现,真正的交流与倾听,可以在平凡之中创造出奇迹。”
随着时间推移,陆尘又依次与众多新老成员交谈,解他们的近况,并听取他们对文化交流中心未来规划的想法。有人提出开设跨国文化培训课程,帮助更多想要‘走出去’的人了解多元文化;也有人建议将公益与创业结合,打造更可持续的助人模式。
“所有想法都很有价值,”陆尘用心倾听后,真诚回应,“但要先从小处做起,量力而行,保持透明与诚信,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傍晚时分,小雅与立阳特意在中心二楼的露台上给陆尘举办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会。半开放的空间里放着简单的茶点和水果,几名核心成员围坐一圈。落日的余晖洒在露台上,给所有人镀上一层暖金。
“导师,你这趟回来,会在吉隆坡多待些日子吗?”立阳忍不住发问。
陆尘望向远方不断亮起的城市灯火,语气温和:“是啊,想多陪你们一阵子,也想重新梳理一下我在云端城的经验,看能不能与大家分享。再过段时间,我也想回到星月镇看看,毕竟那边也有许多人期待。”
小雅带着笑意:“好啊!我们都期待能多听听你的经历。”
微风拂面,陆尘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在这里第一次组织读书会的时刻。那种对未来的憧憬与热情,如今在年轻人身上愈发浓烈。他并未多言,只是端起桌上的一杯柠檬茶,淡淡的酸甜味冲淡了路途的疲惫,也让他对明天心生向往。
夜幕降临,吉隆坡的霓虹灯再次闪耀,城市在热带夜色中焕发出独特的脉动。陆尘站在二楼露台的护栏边,眺望着满天星光下的街巷,想起云端城和更远方的故事,心里一阵柔和与踏实:或许,人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在不断地出发与归来之间完成内心的升华;或许,每一座城市都在呼唤不同的人去点燃新的星火。
佳音从后面端来一盏小灯,递给陆尘,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在‘花开室’里自己做的手工灯,希望您能带着它,照亮更多地方,也提醒自己,无论在哪里,都还有一群伙伴在心中守候。”
陆尘轻抚那盏小灯,仿佛又看到了云端城里周烨送给他的手工礼物、星月镇那边立阳寄来的问候,以及无数人曾燃起的善意火苗。他郑重道:“谢谢,我一定会带着这份光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