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商贩听后脸色一亮:“大人果然识货!小的做了几年买卖,第一次听到朝廷的大人如此细心,这黑陶就是咱家祖传的手艺!”他转身跑回摊位,捧出一个更大的陶壶,献给征大人:“这个送给大人作个念想。”
征大人笑着接受,叮嘱他说:“做买卖不易,但讲诚信、重质量,方能立足长远。”
继续向城中心行进,征大人来到陕州城最大的集市。此处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一旁还有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着古老的传说。百姓们一边听一边忍不住笑出声。征大人走近,发现说书人讲的是关于黄河鬼怪的故事。他听了几句后,笑着摇头感叹:“百姓对生活艰难的忧虑,竟化作如此生动的传说,真是民间智慧。”
一旁的刘县令恭敬地插话:“大人,这些传说虽荒诞,但百姓心中却深信不疑。下官认为,这恰恰是地方教化的薄弱之处,需加强教育和引导。”
征大人点头同意,随即说道:“教化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你可多建学堂,多派人教授四书五经,也可教百姓一些实用技艺,若有农田改良之法或商贸技巧,更要普及。”
刘县令躬身答应,连忙叫随从记录下征大人的指示。
接着,征大人来到一片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旁,见到一群工匠正忙着加固河堤。他仔细察看工程的质量,并询问现场的工匠们:“这河堤的修筑是否稳固?若洪水来袭,可否保全两岸百姓?”
一位领头的工匠恭敬地答道:“回大人,这堤坝已加固三年,选用的石料全是附近山中最坚硬的青石,且层层压实,足以抵挡洪水。”
征大人微微颔首,但仍不忘叮嘱:“洪水无情,万不可掉以轻心。你们做得好,但请记住,这里是无数百姓的生命依托,质量切不可疏忽。”
工匠们齐声应诺,百姓们听到后,纷纷对征大人竖起大拇指。
日落西山,征大人结束了一天的考察。回到县衙后,他提笔写下一份长长的奏折,详细记录了陕州的地理、经济与百姓生活。他写道:“陕州地处黄河之滨,承载了水路交通与民生命脉。其人勤劳,其物丰饶,但河患隐忧尚存,需更大力维护水利工程。同时,当地商贸繁荣,若加以扶持,陕州将成中原贸易之枢纽。”
奏折写毕,征大人放下笔,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自思忖。陕州不过是大清版图中的一隅,却已让他感受到百姓生存的不易与地方治理的复杂。他深吸一口气,轻声说道:“这趟行程,任重道远啊。”